—2022年后,伴随国家补贴完全退坡,海上风电建设将进入调整期
2020-04-01 15:44:21 中国能源报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近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6GW,较上年增长35.5%。其中,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2.3GW,居世界首位。
业内普遍预计,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将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家补贴终止,地方接替补贴前景不明,海上风电开工率或在2022年后呈现大幅下跌。
“十三五”实际装机将达规划目标两倍
2018年之前,国内海上风电主要集中在江苏区域。去年以来,海上风电正呈现“多点开花”之势。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纷纷成为海上风电“主战场”,甚至河北、辽宁等省份也有项目开工。
记者粗略统计,仅江苏、福建、广东三省2020年省重点项目中,海上风电项目就达46个。广东正集全省之力筹划把阳江市建设成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浙江省发改委近日印发的《2020年省重点建设及预安排项目计划》涉及5个风电项目,全部为海上风电。
某开发企业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去年9月我国海上风电就已超过“十三五”规划的上限指标;加之受到2021年底的并网截止期限影响,预计到今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是“十三五”规划上限指标的两倍。
“抢装”之后行业或陷入沉寂
目前,疫情期间按下的“暂停键”正在切换成“快进键”。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正全速重启。
三峡集团开工广东阳江、江苏如东等多个超级海上风电项目;河北省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全部吊装完成;中国节能阳江海上风电项目首台5.5MW风机吊装成功;福建三川海上风电项目F38号风机顺利完成吊装;中广核浙江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完成4#机位风机吊装以及6#机位风机调试并网;我国首个中外合资的东台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落地……
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年内实现首批机组投产的目标不变。目前,各海上风电参建单位上下一心,坚决把时间‘抢’回来。”
“我们将倒排工期、狠抓节点,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关,全力克服疫情影响,严抓复工复产,争取把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标杆项目,早日实现并网投产发电。”中国节能风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但是,这种高速的建设节奏、火热的开工场面能否持续却为业内担忧。
上述开发企业投资负责人认为,如今海上风电如火如荼的“抢装”更像是上演最后的疯狂,抢完并网节点后,鉴于我国近海资源特性以及项目经济性考量,“大干快上”的海上风电将大概率将陷入沉寂。
行业发展最怕的是大起大落。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呼吁,为保证海上风电持续平稳发展,希望地方政府接力补贴,为海上风电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未来5年,我国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有望下降40%以上,到2025年基本实现平价。”
地方接力补贴概率低
“海上风电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平价上网。但是,对于2025年前能否实现平价上网,我个人持谨慎态度。”上述开发企业投资负责人对记者直言,通过集约化、智能化、预防性运维等措施,并不会大幅降低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十四五”期间,很多地方的海上风电难以达到平价。
一位研究海上风电的资深人士对记者分析,若由地方政府接力补贴海上风电,大体有三个筹集渠道:一是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二是在省级电网范围内征收海上风电电价附加;三是截留由省级电网公司代征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现在来看,后两个路径几乎走不通。若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则要考虑地方财政用于补贴的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制度,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预算体系。原则上,谁作预算谁筹钱。海上风电若由地方财政补贴,最可能由省级财政支付,而非市级财政或区县级财政支付。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省级财政有“四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从“四本账”的性质来看,不存在补贴资金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的可能性。政府性基金预算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在降费减税的大背景下,也不太可能新增政府性基金项目,因此,补贴资金采用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可能性也不大。剩下的只有一般公共预算这本“账”了。一般来说,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是“小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主要分布在地市和县区,但是,又不能让地市或县区财政补贴海上风电。另外,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基本都属于刚性支出,比如,行政机构运转、公共安全、教育科研、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切谁的肉都疼”。如果非要从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中切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海上风电补贴,那大概率就要从市县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中“挤出来”。
“另外,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将在2020年底实现大规模平价上网,海上风电经济性短期内难以与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竞争。”上述投资负责人预测,2022年后,海上风电建设强度有将会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