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14:12:32 能见Eknower
最近不少人问,电改5周年最大的行业变化是什么?
最简洁的回答是:随便挑一个电力板块的股票,比如说科陆电子(002121.SZ),2015年3月的股价在20元上下,现如今还不到4.5元,且不论股权易手英雄落寞,资本市场的追逐即可见一斑。
当然,5年前8元左右的保变电气(600550.SH),现今依然连挂10个涨停,股价停留在8元左右。5年的时间维度,说没有变化,或许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电改5周年,前不久我在熟悉的人群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非常有意思:
多数人的意见在乏善可陈和差强人意之间,相比于2002年的5号文和随后的上一轮电改,表面上看来亦是有很多进步。
最起码,电价降了好多,电网的竞争意识也上升了好多,行业里出现很多新的业态和公司,综合能源、泛在电力物联网、电力现货市场这些名称,也曾多次刷屏。
但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往往在于,当时痛不欲生的忍耐和煎熬,在多年以后回望,竟已是成就上的至高点。
此刻你不会再有“如果有机会重新再来我一定要做的最好”的雄心,也不会有“生不逢时所托非人”的抱怨,而只会哑然一笑,怪自己给不出更高的代价。
这一轮电改已无限接近如此遗憾。之所以还能勉强留下一些期待,实在是因为机会难得,唯恐自己拿到的剧本,只是第一季。
01五大遗憾
作为本轮电改从德国折腾回中国的重度参与者和见证人,九号文5周年后再回顾,确有五大遗憾值得总结:
第一,增量配网这个棋子走出去了,却不得不作一个弃子。再给5年时间,民营的、混改的、地方的增量配网们,依然无法从精神和物质上压倒存量电网运营商。
第二,配售分开后全国冒出来数万家售电公司,但竟然没有一家是真正的在做售电,把趸售、零售、预售、抛售、分售、定售和搭售做全做足的。售电市场没有被阉割,只是在提着裤子跑路。
第三,政策先行、技术跟进、经济掩杀的改革套路打法日渐清晰化,但是这5年,除了行业搞软件的慢慢有点云端意识,其余领域几乎没有出现亮眼的技术创新,此点颇为遗憾。
第四,5年来流行的很多概念几乎全部死掉,唯一剩下的只有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但前一个越来越虚幻,后一个越来越艰难。电网公司虽然几经反复后恍然大悟,依旧保持行业领头地位,但发觉自己越来越难忽悠其他人。
第五,电力市场就像2002年世界杯出线的中国足球队,时间点是抓住了也赶上了,但每再往前走一步,都会暴露出更多问题,致使失败风险加倍。如果不是因为教练是外国人,真的不知道这个功该怎么表,过该怎么推。再谨慎的行动,也无法掩盖实力的欠缺。
以上五大遗憾不作详细举例论证,经历者可独自思考,仔细品味。
02五大期待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满怀期待地希望明天会更好:
第一,用户体验的无止境提升,应当是未来5年最值得嘉奖的行业期待。
九号文的精髓其实是以配售分开为抓手,倒逼发输配三大环节的变革,在简单粗暴直接地降电价令出来以后,政策最期待的变化只能是服务端的体验和质量。
在这件事情上,不止是电网公司们,所有的发电售电企业都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一等用户体验,是用户按照供应商的想法去做,自己还很开心;二等用户体验,是用户不说供应商已经做了。
三等用户体验,是用户说了供应商马上就做;四等用户体验,是用户说了供应商说不行,要这么这么做才行;最差的用户体验,是用户懒得说自己要什么。
用户体验是一件互相成就的事情,当年被龙永图断定绝对不会不逛街的中国女性,用手指证明了任何用户习惯都可以被改变。
有信心去改变用户心理的公司,才是能把用户放第一的公司。互联网公司在技术、人才、政策、品牌甚至销售渠道都不占优的情况下,竟然逆袭了很多产业,靠的就是清晰的用户画像、准确的用户服务。
物联网时代或者ToB端的企业级业务还是不是这样的逻辑?时间将会是最好的证明。但真正在这一领域的王者其是用户自己:海尔旗下的能源公司已可以把内部的综合能源和工业互联网服务做成一种产品传售给自己的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第二,电力市场的全国性统一平台,7x24x960万平方公里的交易模式值得期待。
在欧洲已经大量实施全天候24小时自动交易机器人策略的今天,和美国动不动就全网熔断的暴跌爆炸性趋同交易策略的昨天,能够以分钟甚至秒为单位的AI2.0,即AI互殴的交易对决,现在看来只可能在电力交易场地里发生。
为此,一个7万亿电量的市场和960万平方公里的边界提供的不是安全感,而是能够足够大的承受缓冲。
经过这5年之后,人们会恍然大悟,提供给现货电力交易安全边界的不是调度,而是交易本身。经过新冠疫情之后,很多人或许会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安全不是不让危险发生,而是让危险的破坏力变得可以承受。
正如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仅仅电改5年后,我们就走到了现货市场的门口。
长期来看,我还是对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看好,只要不断有人进场参与,中国最终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公司:十几个金融数学毕业的年轻人年营收数十亿,代理几百几千含金量很高的用户。
但另一个可能是,中国的电力市场或许会发展出中国特色,与美国和欧洲的都不太相同,最后变成“四不像”。这很无奈。
最可行的办法,是把规则弄得既复杂又缠绕,不仅价格变化有序缓慢可控,关键时候还可正大光明的各种干预。
如果没有一夜暴富的吸引,谁还会去Casino?如果没有足够量的玩家进入,谁还有必要去发明那么多赌具和规则?
电力市场虽无必要嚣张到此等地步,但集中那么多优秀人才花巨大精力去做一些违背基本逻辑的“精美怪物”,或许是这个行业几年来最常犯的毛病。
所以,尽管本来最值得期待,也只能忍痛排在第二名。
第三,基于数字化链接的平台型虚拟电厂运营商,期待成为能源互联网最后的体面。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刚刚冒头,2B业务与互联网结合非常暧昧的2014年,一个同样模糊混沌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本应是电力行业的公司们最好抓住的、让整个行业都更上几层楼的2014年。
电力行业本来有乘风口雄起的可能,但现在可以盖棺定论,物联网概念上来以后,互联网的那种半数高科技半资本圈地的原始野蛮操作已经过时,千头万绪的能源互联网最后唯一还能成为数字化时代翘楚的就剩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即VPP(VirtualPowerPlants),就是把分散在四处、与不同层级的电网相连的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和储能等设备集合起?进行集中控制调度并完成市场运营的整体系统。
虚拟电厂是集合不同类型中小型分布式能源对其实行统一的调度和智能控制以达到模仿传统大型发电厂的特征功能,使其能够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的功能单位,如果再和需求侧负荷管理结合起来,则其不仅具备协调和确保新能源上网的功能,同时还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所以,虚拟电厂可以被看作是结合智能电网和智能电力市场的切入点,在新能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工具。
理论上讲,虚拟电厂的目的是去整合各类光伏、风能、水利发电、生物质能、热泵和热电联产等分布式设备,同时结合电热或者电气储能,连接电网、热网和气网的设备实现能源转换,所以也被看作是能源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系统集成平台。
在没有充分的通讯和数据连接可能之前,这一切的确是妄想。而这实际上也是虚拟电厂和微网等名词们最大的区别。
微网的连接方式依然是电气的物理连接,尽管也需要很多数字信号与通讯控制。但虚拟电厂更多还是依靠数字化的ICT来聚合出一个虚拟平台,尽管事实上这些分布式电站们的确电气上也始终以某种方式相连着。
这一体系运作的主要前提是:完备的电力交易市场规则和专业的新能源电站背后的虚拟电厂运营者。
从某种角度而言,新能源电站的投资者们需要最好的团队来帮他们运营管理电站以获得最大收益,互联网善于选择全网最优来放大这个最优者的控制边界和收益,就像李佳琦一夜带货5个亿一样,这个最优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不用担心自己的舌头不够长。
所以虚拟电厂应运而生,提供各种相关的主动服务:不仅可以用来集合分布式电站统一调控上网,技术端还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电站和储能设备来提高调频容量。
要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如果新能源比例超过50%,对电网调峰调频的要求只可能来自新能源本身去解决,因此这种组合型的能源服务公司的上升空间还非常大。
虚拟电厂的本质就是要让新能源运营者手中的牌越来越多,现在是调控风能光伏生物电站,下一步就是接入储能并安排储能余量随时适应动态电力市场,参与一次二次三次调频,再下一步就需求侧响应调控智能家居、智慧建筑、电动汽车直至工业4.0,甚至从微网到纳网的转变。
其最终的目的,遵循的实际上就是整个能源转型的内在逻辑:化整为零,聚沙成塔。物理上的减法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游戏空间,经济上的加法又带来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第四,储能,尤其是用户侧储能会有一个爆发值得期待,但这将取决于谁把国际市场拿下。
从使用场景来讲,储能其实只有三个地方: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
近几年来,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命运多舛,但2019年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储能业的并购合作还是不少,主要有三类:
一是大型能源集团收购新兴储能技术及系统集成商,将储能业务契合进其传统能源业务;如:ShellNewEnergies收购Sonnen,EDF公司收购PivotPower公司。
二是储能系统集成商为扩展技术覆盖或扩大应用类型,收购其他储能企业,或采用合作、合资方式,如:Tesla收购MaxwellTechnologies,Inc.,Stem公司与NEC公司开展合作,优化太阳能+储能项目部署及运营,比亚迪联合伊藤忠商事建立合资企业,发力储能电池。
最后一类是储能系统集成商与地方电力公司或公用事业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合资或合作,布局储能业务或跨国储能应用,如:SolarEdge与AGL就住宅侧电池项目达成战略合作,RWE与GeorgiaPower签署“太阳能+储能”PPA协议。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其实最终所指都是用户侧,不管是风光储还是光储充都是为了让死拿补贴不知道用户在哪的新能源投资商从政府和电网的身上把眼睛挪开,看一看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对于用户来讲,并不需要电网拥有储能。
换言之,在真正的电力现货市场竞争下,电网侧储能会让峰谷电价差消失,最后也让自己消失——只有用户侧储能越多才会越让市场活跃并产生更多的可能。
从理论上说,用户侧储能除了可以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还可以参与批发市场,通过电能量市场价差或参与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获得额外收益,这里多种收益是可以并存的。但受制于国内电力市场的不完善,多种收益模型在国内短期还缺少落地土壤。
用户侧储能下一阶段的推广速度最主要还是看成本如何降低。从成本看,目前用户侧储能系统成本大约在1.5元/Wh左右,电池、PCS、BMS成本依然有下降的空间。
在当前成本下,用户侧项目投资回收期在8年左右。如果将系统成本降至1.2元/Wh左右,投资回收期可以控制在5年左右,用户侧储能对投资者会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1.2元/Wh被视为用户侧储能投资爆发的拐点,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计PCS、BMS的成本都有希望降至0.1元/W、0.1元/Wh以内,1.2元/Wh乃至1元/Wh的系统成本仍然是可以预期的。
事实上,在电力市场的助推之下,很多国家的用户侧储能已经走得很远。
2019年10月,南澳大利亚数百户家庭光储系统形成的虚拟电厂项目,通过向澳大利亚全国电力市场供能,成功地应对了昆士兰州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断电事故。
目前,该虚拟电厂已安装900多个系统,由Tesla牵头,得到南澳政府和能源零售商EnergyLocals的支持。
而Iberdrola英国子公司ScottishPower将在苏格兰539MW的Whitelee陆上风力发电项目基础上,再增加一块50MW的锂离子电池,这将是英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项目之一。
储能电池将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和频率响应”,并在高需求或低风速时提供绿色电力。这将是英国第四个安装储能的风能项目。
但是用户侧储能的决战之地并不仅仅限于中国,而是全世界。
在德国,在澳洲,都可以看到一家叫Alpha-Ess沃太能源的公司的身影,这家发迹于江苏南通的企业以几乎不露出中国品牌的方式纵横各大国际市场,在击败很多国外品牌的同时甚至于2019年开始宣布进入盈利。
类似这样的公司相信未来5年还会不断涌现。
五,充电桩的快速EPC及运营是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瑞幸咖啡,拥有最期待的商业模式。
很多人持续5年来一直在问电动车有没有前途,充电桩能不能赚钱。这个问题在未来5年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但实际上电动车的补贴都快全面取消,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坚定对这个领域的信心。
关于充电桩的建设我已经关注很多年,甚至于自己也做过类似的项目,2020年初在德国电力展上最大的体验就是德国公司们越来越懂得电动车和机动车的不同,在燃料供应的方面更是有要求。德国人的创造力在此爆发体现,期待未来5年有更多的进步。
总的来说,对于充电桩,人们通常在选择中感觉重要的顺序是:布点、功率、支付方式、品牌兼容——感觉不重要但会关注的是:APP使用度、价格、接口、安全、逼格、和等待时的舒适度。
回想2016年刚回国时和上海那时兴起的一堆充电桩公司交流,大家谈的都是支付和app,Location.
对此,如果你是一家想建设充电桩的公司,你应该要做到的是:选地段,尽可能快的圈地并且EPC速度极快,有一个还不错的充电信息平台和APP,把支付交给合作伙伴,接口安全达标,成立一个售电公司搞掂最低的充电价格(可以合资分摊成本),最后,想点好玩的,如果你懂得年轻的心。
综上所述,现在使用起来印象最好、最高级的竟然是BP——一家卖油的传统公司:全国布点7000个,以150KW爆充50KW快充7KW家充三个网络分别覆盖家、公司、外边三个场景。
BP在充电站领域与车企生态圈玩的最好,一看就是玩过生态圈的,polar网感觉有汽车的油味,会很亲切;售电、支付体系全部闭环打通,BP看来想的很清楚,有大厂的风范。
电动车行业一定要有原来汽车业的那种质感和油味是未来5年很重要的,也是BP做到了之后你才会感觉原来这个真的蛮重要的。
但是德国和欧洲太慢了,100万辆电动车等着下地,至少要300万电动桩这几年起来。100年前,欧洲搞汽车的时候可以拼命发力搞几万个加油站,但现在只能指望中国。
个人觉得,中国企业做过充电站EPC能说点外语的,发力请几个东欧农民工德国项目经理,其他不用到现场的项目管理全部中国人云后台做,一个月干几百个充电站出来应该可行,当然问题的关键是德国人让不让你做。
不要太在乎支付。很多人嘲笑欧洲人刷充电卡不刷微信支付宝,其实这是一个对社会总成本的计算问题。腾讯的服务器营销各种成本摊下来,估计也不少。
个人认为,充电支付应该很快摆脱掉计量计费的模式,搞个车牌识别直接计算时间好了,功率确定BMS确定车型确定,物联网的玩法应该是把人都踢掉。
因此,总感觉电力公司做不了充电桩的生意,我们需要一个能快速建造,快速运营,天天在线的短服务公司,就像人们去加油站,只要和1个收银员打交道就行,不想和什么hotline或者各种技工嘟嘟嘟各种技术参数。
拔枪,插强,Start,跳枪,结束。最好你顺便把握喜欢的电影和地图都通过5G下载好了,大家皆大欢喜不要说话。
记住瑞幸咖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速度、体验、价格、地段。
写在最后,坦白说,整个电力行业就像股票市场的次新股,2015-2020逐渐滑出舞台中央慢慢没落;也有点像慢慢蹭到风口的猪,虽然用力但还是因太重飞不起来。
但只要没有摔倒,就还有机会。就像这5年彻头彻尾投身电力改革事业的许许多多年轻人,眼见他们一个个伤痕累累、心灰意冷,内心只能不断重复这句独白:
“我没有变得更悲观,依然心怀希望期待改变,只是,我不想再渲染这件事很高级。”(文/「能见」专栏作者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