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09:10:36 经济日报
南疆四地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冬季一直依靠烧煤采暖。“生炉子”的日子,不但花费多还污染环境。但在这个采暖季,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变化源自“电气化新疆”的重要一环——南疆“煤改电”工程。近年来,“电气化新疆”的提出,是要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煤、油、天然气,有效防治南疆四地州大气污染,保护南疆脆弱的生态环境。南疆“煤改电”工程效果如何?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南疆地区实地采访调研。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南疆人民享受到了第一个不用“生炉子”的采暖季。是什么让他们告别了“灰头土脸”的生活?是南疆“煤改电”工程。该工程去年全面启动,一期工程现已全部竣工。目前,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惠及超过31万群众。
农牧村环境变洁净,新能源消纳有捷径。2018年新疆新增电供暖面积1350.78万平方米,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疆电供暖面积约2303.78万平方米;按照规划,今年将在全疆推广“电采暖”面积1.2亿平方米。“煤改电”正在南疆地区释放多重积极效应,南疆人民的生活也正在发生变化。
以电替煤生活挺美
“以前家里用炉子,以烧煤为主。”家住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的阿依仙木古丽·艾则孜告诉记者,原来家里煤气味浓重,一家人经常“灰头土脸”,“现在不同了,‘电采暖’不仅热得快,还很干净”。
“‘电采暖’很方便,只要按键就能调节家里的温度。”说起家里新安装的“电采暖”设备,家住和田地区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喀如克村的穆那瓦尔·依明尼亚孜告诉记者,今年家里只是尝试在卧室装了“电采暖”设备,明年打算在其他房间也装上。
“煤改电”工程在促进生态环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南疆农牧民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电能服务。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供电所所长阿卜杜喀迪尔·麦麦提尼亚孜告诉记者,电力工作人员除了向农牧民宣传电供暖的安全、便捷、环保的优势之外,还教当地农牧民学会通过手机支付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型缴费方式,引导各族群众过上电气化的新生活。
从去年3月份开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针对不同乡镇、不同农牧民的家庭实际,开展碳晶电热板、蓄热式“电采暖”等不同采暖设备的安装,目前部分乡镇农牧民已经享受到节能环保的“电采暖”。据悉,“电采暖”设备平均每户费用控制在3800元以内,除去相关补贴,居民需自付25%。
“去年村里‘电采暖’改造,设备用起来非常方便,真是全村人的福利。”谈起“煤改电”,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托卡依农场的胡吉·坎吉于2018年自费安装了“电采暖”设备,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喀克夏勒村,是和田“煤改电”的最后一个工程点,当地居民因为地处偏远,长期依靠烧煤和木柴取暖。在“煤改电”工程完工后,农牧民用“电采暖”方式取代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在降低取暖费的同时,生活更加舒适。
能源变革保护生态
实施“煤改电”之前,南疆各族群众取暖主要依靠煤炭、薪柴等。同时,南疆又属于缺煤地区,距离疆内准东、哈密等煤炭资源富集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导致煤炭到户价格较高。据了解,北疆1吨煤售价150元,运到南疆后“身价”甚至攀升到1500元。
烧煤不仅费用高而且污染环境,若使用薪柴则会让原本生态环境脆弱的南疆地区受到更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新疆在南疆部分县市开展了“煤改电”试点,电力部门对“电采暖”用户执行“煤改电”电网专线电价,低于平时生活用电价格,比冬季烧煤取暖,平均每户可节约700元左右支出。
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使用“电采暖”能显著减少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有效防治南疆四地州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数据显示,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投运后,预计在今年冬季,可以节约标准煤9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46万吨、烟尘0.95万吨、二氧化硫2.28万吨。
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居民户均用电容量大幅提高,对电网供电能力也是巨大挑战。数据显示,南疆“煤改电”工程总投资58.83亿元,其中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就达46亿元,占总投资的78.2%。
喀什地区是南疆“煤改电”工程主战场,占全部改造任务的53.3%。国网喀什地区疏附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李明彩说,配套电网建设包括变压器增容、上级电源升级,以及配网线路的改造。线路改造后,户均用电容量由0.4千瓦提升到4千瓦,以满足农牧民用电需要。
清洁取暖走进校园
当前,新疆很多偏远地区中小学校仍在使用燃煤炉等设备供暖,存在供暖设备简陋、建筑节能水平低、取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近年来,“电采暖”设备已经在学校全面推广应用。
这个冬季,除了南疆一些地区的农牧民,许多南疆学校也告别了燃煤供暖,超8万名师生用上了“电采暖”设备。这样的变化得益于2019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清洁取暖进校园”活动。
作为试点学校,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教室一侧,几块碳晶板的“电采暖”设备悬挂在教室墙上。
“‘电采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也解决了学校用燃煤供暖温度不稳定的情况。”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建新说。
根据测算,“清洁取暖进校园”后,预计全年取暖电量可达到861.3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散烧煤炭3014.5吨,减排二氧化碳7234.7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污染物237.4吨。
据悉,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等千余所幼儿园已经用上了清洁、安全的“电采暖”。在和田的学校和幼儿园,空气能热泵采暖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和田市工业园区供电所副所长买买提艾力·萨纳吾拉告诉记者,空气能热泵的节能性是其他“电采暖”设备的3倍到4倍,并且能够在超低温环境下运行,“设备使用后,可以保证室内恒温,对于学校来说非常方便”。
目前,喀什地区所有学校已经采用“电采暖”设备。到今年底,“清洁取暖进校园”活动将完成116所学校的清洁供暖改造任务。下一步,新疆将在全自治区推广,打造校园清洁、高效、绿色的用能环境,提升校园整体用能水平。
新能源找到新出路
新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新能源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在广大南疆地区,富集的光热资源吸引了许多大型光伏企业相继落户。
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的新华圣树180MWp光伏电站占地面积6700亩,于2015年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行,是目前南疆地区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新疆新华圣树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疆表示,随着新能源企业不断加速落地,加之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弃风弃光量一度攀升。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新疆新能源装机容量从103.3万千瓦增至2947万千瓦,年均增速为63.6%,远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导致不少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新能源弃电量和弃电比在2016年达到峰值。
如何促进新能源消纳?在张青疆看来,除了加大“疆电外送”,“煤改电”工程的开展也进一步拓宽了新能源的消纳渠道。“随着南疆用电量不断增加,企业的新能源利用率也不断提高,每年弃光率减少约15%。”
此外,新项目的合作开发也为新能源消纳找到了出口。去年10月份,与光伏电站相邻的储能电站正在加快建设和调试。该储能电站属于南疆首批光伏厂站侧储能试点项目之一,旨在改善光伏电站弃光限电问题,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储能电站能把白天多余的光伏弃电储存到蓄电池中,在电网负荷需求高峰时释放电能,起到调峰填谷的作用。”张青疆介绍。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和田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伏海龙表示,冬季用电数据显示,采暖期用电负荷明显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这与“电采暖”的推广使用密不可分;同时,光伏能源本地消纳量也明显增多。
新疆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新疆弃光电量10.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93.4%;弃光率为7.7%,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