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京通州与北三县协同规划公布,地热能再赢发展契机

2020-03-20 15:45:23   来源:   浏览:86 评论(0

2020-03-20 08:23:29 地热能资讯

发展规划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通州区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辖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行政辖区范围,国土总面积2164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并提出了明确目标。

构建新型城乡格局,融入区域开放大局,逐步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空间格局。规划提出,打造生态化、组团式、紧凑型的空间格局。按照城绿交融、主次分明、组团布局、纵深发展的布局思路,构建“一中心、一绿洲、四组团、四片区、多廊道、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规划要求,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智能先进为原则,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幅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构建以电力、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多个分布式能源耦合系统互供体系,全面推广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等分布式能源与常规能源系统的智能耦合发展,提升绿色能源智能利用水平。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无排放、无消耗的特点,能量利用率远高于标准煤,对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地热能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作为“一中心”,是区域发展的功能中枢,统领区域城镇空间布局与设施系统建设。在副中心通州行政办公区的脚下,铺设有十几公里的管廊,上万根土壤换热器在这里盘结交错。这里大规模采用了地热“两能”+调峰的复合式可再生能源中央空调系统,通过热泵技术,将地下热能科学利用,再经管廊输送到各个建筑中,完美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热“两能”利用示范工程,已为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实现冷热供给。地热“两能”在通州区的成功应用也将为三河、大厂、香河清洁供暖提供很好的借鉴。

据业内人士介绍,通州全区均分布有地热资源。大部分地区地热资源埋藏深度浅,地热水温度较低,适合温泉洗浴医疗用途开发;而于家务、永乐店、西集等地区地热资源埋藏深,是北京市温度最高的地热资源分布区,非常适合地热供暖,极具开发潜力。

记者了解,2015年,在通州西集地区打出了北京市第三眼水温超过90℃的地热井,出水温度高达92℃,出水量也超出预想。据测算,西集地区的地热资源若充分开发,将足够为3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清洁供热。


通州区地源热泵项目分布图

除通州广泛应用地热能外,在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也有地源热泵示范应用案例。据了解,河北廊坊大厂金隅天坛家具地源热泵项目已于2016年竣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28254.5平方米,其中采暖面积127324.5平方米,全部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物供暖及间歇制冷。地源热泵结合水蓄能技术,末端采用结构地板采暖是该项目的亮点。

放眼京津冀整个区域,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万吨标准煤,将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主战场”。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热热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相当于京津冀地区2014年燃煤消耗总量的94%。目前有48个地热田,其中北京市10个地热田,总面积2760平方公里,折合标煤34亿吨;天津8个地热田,面积6380平方公里,折合标煤307亿吨;河北省30个地热田,面积约19165平方公里,折合标煤1050亿吨。这些地热田在平面上连片分布,为实现地热资源产业化、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在该地区大力发展地热产业,不仅对京津冀地区的调整能源利用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京津冀地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

随着《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印发实施,京津冀地区的地热能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关键词: 北京通州与北三县协同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