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09:10:42 北京商报 作者: 陶凤 常蕾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北京正以惊人的速度豹变。深夜食堂多了,夜经济火了;看病便宜了,出行“绿色”了;办事容易了,开公司快了;高铁多了,双机场时代来了……这些身边的点滴之变勾连过往,亦在氤氲未来。北京商报选取夜经济、科技创新、冬奥会、营商环境、垃圾分类等5个治理切面,折射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治理逻辑之变,勾画北京在小康之年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图景。
1月15日,在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透露,今年4月底前,市各级党政机关等单位将全面开展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12月18日正式公布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北京垃圾分类进程进入了“快车道”。
在此之前,一些试点已经陆续开展垃圾分类。按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垃圾分类将新增市场机会4000亿元以上,整个产业链条覆盖分类、转运、处理,巨大的市场空白浮出水面。政策如何助力、企业如何实现市场化攻坚克难、居民如何自觉自愿都关系着垃圾分类的有序进行。
“居民友好型”分类
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底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90%,覆盖300多个街道乡镇。
“如今,大乘巷小区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已经达到100%,分类投放率能够达到85%以上。随着分类投放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垃圾产生量也大幅减少。”来自西城区赵登禹路大乘巷的“垃圾分类达人” 崔湘文说道。
年过七旬的崔湘文是大乘巷小区垃圾分类的元老级人物。1996年12月9日,小区院门口的黑板上出现了一封公开信,这封公开信倡议全体居民将废塑料、碎玻璃、旧包装盒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分类放置。自此,崔湘文踏上了垃圾分类指导工作之路。
仅有400多户居民的大乘巷小区,却是本市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也被大家称为“垃圾分类第一院”。“那时候,小区里还不时兴摆放垃圾桶,大家都将垃圾往垃圾道里头倒。于是,小区配备了6个大号塑料桶,并喷涂上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的字样。院里的黑板报,也会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渐渐地,往桶内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 崔湘文自豪地说。
“现在,小区设置了智能垃圾柜,正确投放垃圾还能获得奖励,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2011年的时候,容量是120升的垃圾桶,我们每天能收4桶垃圾,现在每天只收2桶了。”崔湘文感慨颇多。
大乘巷小区的成功经验只是一个缩影。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开展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乡、镇)总数已达到224个,占北京市街道(乡、镇)总数的2/3以上,涉及4194个社区(村),5.2万余个责任主体,8511个居民小区,完成了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
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的成功推广与它的“居民友好”模式密不可分。据介绍,北京市采用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四分法”既符合国家要求,也是目前最简单、便于居民分类的方式。
“北京的垃圾分类导向是服务型的。”朝阳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不是为了给居民造成不便,而是让大家养成习惯,让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而此前在没有强制性法规约束的情况下,各区先行探索因地制宜的模式,前端的垃圾投放上出现了人工引导、智能投放、积分奖励、上门回收等多种模式。
据东城区永外街道永铁苑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张朝玲介绍称,永外街道设立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并会专门进行培训,除了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之外,垃圾分类指导员还会学习与居民“搞好关系”的方法。垃圾分类指导员的任务,不光是要帮着居民将垃圾分类,还要通过宣传,让居民学会自己分类。
朝阳区劲松五区自2016年开始采用称重积分的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1公斤厨余垃圾积2分、1公斤废旧报纸积10分、200个积分折算15元等,可兑换卫生纸、洗手液等生活用品。居民陈女士已经积了500多分,“几年下来也兑换了不少生活用品,全家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陈女士说。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条例》的决定。新修订的《条例》提出,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采取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等多种方式开展垃圾分类。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也多次强调:“不会撤桶撤站,也不强迫定时定点。”
居民友好不代表执行力度不强,根据新版《条例》,个人投错垃圾“屡教不改”最高可罚200元。
企业乘风而上
前端分类投放后,中端分类运输,终端分类处理就位了吗?
在朝阳区双井街道后现代城C区8号楼下,一辆电动三轮车缓缓停在一组分类垃圾桶旁,驾车的师傅掀开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瞧了瞧,见桶内垃圾已经过半,便将垃圾桶搬到车上,再将一个干净的空桶放到原处。
“厨余垃圾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清运,其他垃圾由物业负责清运,都是专门的运输车,不会混在一起。”双井地区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刘杰介绍。
在双井桥东的一处密闭式清洁站,放置着3个类似小集装箱的垃圾收集箱,1个绿色的,2个灰色的。朝阳区环卫中心一清场相关负责人杜永旭介绍,绿色的是厨余垃圾箱,灰色的是其他垃圾箱,“厨余垃圾箱容量是6立方米,其他垃圾箱容量是8立方米,小区里收运来的垃圾,绿桶的进绿桶,灰桶的进灰桶,有工作人员值守,不允许倒错”。杜永旭说,清洁站内的垃圾箱满了以后,会用专门的运输车将垃圾箱整个拖走,转运到处理站处理。
据介绍,朝阳区全区共有垃圾楼200余座,其中,这处位于双井桥东的密闭式清洁站主要服务劲松和双井两个街道,平均日清运生活垃圾20余吨,厨余垃圾5-6吨。未来,当运送垃圾的车辆进入垃圾楼时,系统会自动读取安装在车辆上的标签信息,识别垃圾来源主体信息,结合垃圾收集箱底部支座上安装的称重传感器,可自动将垃圾重量归入该主体的账户信息中,实现垃圾精确计量和源头可追溯。
垃圾分类新政策,不仅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也意味着新的市场。以餐厨垃圾为例,2019年,仅上海一个城市,湿垃圾分离总量就达到9200吨/日,分别为2018、2017年的1.45倍、2.58倍。
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带动了餐厨垃圾处理业务,相关企业如伟明环保餐厨处理业务毛利率从2016年的27.35%上升至2018年的36.49%。有数据显示,餐厨垃圾处理一项,预计2020年会新增投资空间就高达222亿元,2021-2025年新增投资空间911亿元。
天眼查显示,目前我国经营范围中含“垃圾处理”的在业、存续、迁出状态企业已超2.7万家。而垃圾处理企业年增量逐年增多,截至2019年底,新增企业已超过7300家,占总量的26.49%,平均每天就有约23家新企业出现。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垃圾处理企业有1万余家,占总量比超过40%。
此外,有不少垃圾处理相关企业获得资本青睐,中国天楹、航天晨光、中环环保、绿色动力等企业均已上市。据企业财报显示,绿色动力去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2.28%,净利润3.23亿元;而中国天楹去年三季度营收达50.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倍。
最后5个月
“万事还未具备,东风已经到来。”孙新军这样评价即将到来的垃圾分类,“我们只有5个月的时间,要紧锣密鼓制定措施,要发出动员令、公布路线图、落实责任制。”
最后的几个月中,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落实呢?
据介绍,配套政策《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北京市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北京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北京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施办法》以及《北京市生活垃圾减量实施办法》已经印发。
实施办法主要针对居住小区、党政机关社会单位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过程、垃圾减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指导工作实际开展。比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层面,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垃圾分类的基本品类和目录。同时将规范垃圾桶的配置,要求标志醒目,设置合理。
此外,孙新军表示,春节后将进行全民总动员。 “要求社区入户宣传动员,老年人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孙新军介绍,我们新设计了用于发放的挂图、折页、指导手册,市城管委网站、首都之窗、政务微博矩阵群也将发布,还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输入品种就能知道垃圾类别。针对小朋友,还制作了“分小萌”的动画片,让小朋友能轻松分类。全市还设置了13处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市民可电话预约实地参观。
根据规划,今年4月底前,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单位、宾馆、饭店、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商超、写字楼、农贸市场等各类责任主体,将全面开展垃圾强制分类。5月1日前,北京市各区将按标准设置垃圾分类容器和车辆。
“北京的垃圾分类是从服务端发力,我们把困难留给自己,自加坡度、自加重负,不会给市民造成更多的困扰和不便。对机构和垃圾的收运处置企业严格要求。所以我们的市民只要按照要求分类,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了,这点请大家放心!”孙新军的承诺铿锵有力,言犹在耳。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常蕾
· 声音 ·
市城管委党委书记、主任 孙新军
接下来要落实垃圾分类财政支持政策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推动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分类投放环节按标准配置垃圾桶,做到标识醒目、设置合理,把文字作为第一标识,这样便于旧桶的利用;分类收集环节,厨余垃圾要实施土办法的统筹对接,确保收运过程的密闭,无二次污染,密闭式清洁站同步开展适应性改造;分类运输环节,要建绿色车队,逐步统一车辆的外观涂装,易于群众识别监督。我们要把运输车辆置于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
继续抓好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完善片区的创建标准,严格执行考核验收办法。我们目前的验收是一个片区以三年为考核周期,加强日常检查,把示范区创建工作做细做实,到今年底,社会单位垃圾分类要全面实施,示范片区的比例要达到90%以上。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到今年底,焚烧和生化能力要达到2.34万吨/日,并且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原生垃圾的零填埋。要用经济手段促进餐饮单位源头减量,并且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
重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管理流程,搭建垃圾分类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实施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流程再造,确保全链条无缝衔接。内部用数据来关联,并在阳光下运行。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发挥财政政策的撬动作用。各区遵照市级政策建立面向基层的垃圾分类减量以奖代补的机制,加强成本管控,促进垃圾治理投入由末端向前端转移。
完善垃圾分类的基层治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落实街道社区在宣传动员群众方面的职能,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楼门长的作用和“吹哨报到”的机制,落实物业公司的主体责任,健全第三方参与的市场机制,强化垃圾分类的督促引导和教育引导,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
优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措施。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旧货交易、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像净菜进城、光盘行动、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等,促进垃圾的源头减量。
强化社会宣传动员,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宣传公示。顺风造浪,这是好风好浪,要成立市级宣讲团,组建各级的宣传队伍,组织居民到垃圾分类社区参观,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到今年底,各学校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市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要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