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09:40:06 动力电池网
摘要:从需求端来看,真正市场化的竞争呼唤更多具备高端动力电池供给的企业进入,而这其中具备车企基因的动力电池企业,毫无疑问就拥有更多的先天优势;从供给侧的角度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在进入淘汰洗牌的深水区。以史为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关键词的方式,来回顾今年行业的点点滴滴。
转眼间,2019年已来到最后一个月。对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来说,这是煎熬的一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同时也是“黑天鹅”频现的一年。这一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动力电池真正进入到关乎生死存亡紧要关头。资金压力下,行业洗牌提速,激流勇进者,收获满满;固步自封者,已黯然离场。
在这一年里,整个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C、B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订单拿到手软,与国际车企合作不断;而二三梯队企业生存艰难,如沃特玛、湖北猛狮等已走上破产清算的道路。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影响,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增收不增利的压力已是日益凸显。
即便补贴即将归零,仍然还不断有新的入局者和外部力量汇入,包括脱胎于车企的蜂巢能源和AESC,房企巨头恒大集团,以及紧盯着无补贴市场的日韩锂电巨头,这些鲶鱼的进入或者回归或将重塑现有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时至今日,动力电池领域的角力和赛跑似乎刚完成热身,准备正式起跑。
从需求端来看,真正市场化的竞争呼唤更多具备高端动力电池供给的企业进入,而这其中具备车企基因的动力电池企业,毫无疑问就拥有更多的先天优势;从供给侧的角度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在进入淘汰洗牌的深水区。以史为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关键词的方式,来回顾今年行业的点点滴滴。
Part1 补贴腰斩
今年三月底,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于“靴子落地”。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直接腰斩。本次补贴调整,在补贴方面“做减法”的同时,在服务和监管方面着力“做加法”。
综合来看,补贴新政主要有四大变化:1、续航里程要求再次提高,电动乘用车方面,250公里以下车型取消补贴;2、能量密度门槛提高,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要求不低于125Wh/kg;3、设置补贴过渡期,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4、取消地补以及购置补贴,转为补贴充电等基础设施。
如此大力度的退坡政策,立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反响。虽然按照《通知》,补贴新政从发布当日,也即2019年3月26日起就已正式实施,可谓无缝切换。退坡实施后,多数企业并未应声上调价格,甚至有的企业造出了“新政前夜”补贴红利倒计时的氛围,自掏腰包补贴消费者,迎来退坡实施前的订单小高潮。
Part2 先抑后扬
以2019新补贴政策实施为分割线,动力电池市场随同新能源车市出现先扬后抑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91.6万辆,同比增长14%,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38GWh,同比增长34%。其中,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0.01GWh,同比增长93%,且1-7月均呈现出同比增长的情况。
自7月开始,动力电池装机量开始出现同比或环比的下滑。数据显示,7月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4.7GWh,同比增长40%,环比下降29%;8月动力电池装机量3.64GWh,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2%;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3.95GWh,同比下降31%,环比微增9%;10月装车量共计4.1GWh,同比下降31.4%,环比上升3.1%。
截至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的开工率均不达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也已经延迟或放缓。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11月及12月出现大幅翘尾情况较难,悲观情绪正在整个产业链扩大蔓延。补贴退坡压力下,主机厂选择电池供应商会从产品价格、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和商业条款等综合考量,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将被抛弃。
Part3 四连降
自六月底补贴新政发布以来,新能源车市场开启跌跌不休模式。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完成7.4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43%;8月新能源车销量完成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5.8%;9月新能源车销量完成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4.2%。自此,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完成创历史的“三连降”。
揪心的是,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没有迎来“金九”,同样也没有等来“银十”。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下降45.6%,这样的数据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此前一直被誉为车市寒冬中唯一亮点的新能源车市场会迎来四连跌,而且跌幅在不断加大,相较6月的15.2万辆跌去大半。
中汽协认为,持续下滑的新能源车市不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造成影响。反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经历高增长后,开始反思的好机会。“少了新能源补贴支持,可以让我们反思此前新能源销量中,有多少来自消费者真正需求,又有多少用于出行营运车辆。否则,容易让新能源车企产生行业钱景光明的错觉。”
Part4 冰与火
11月13日晚坚瑞沃能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申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公告显示,沃特玛对外负债约197亿元,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元。此后不久,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将申请破产清算。
今年下半年,动力电池行业开始进入到“多事之秋”,因资金链不畅导致的欠薪、列为被执行人,甚至是申请破产事件集中发生。业内人士称,今年动力电池已经迎来至暗时刻,‘黑天鹅’到处飞将会成为常态。然而,一面是二三梯队企业持续暴雷,而另一面则是头部电池企业在国际业务方面不断地斩获大单。
以宁德时代为例,近日宝马将与宁德时代在2018年签署的价值40亿欧元电池订单增加到73亿欧元,供货时间为2020年至2031年;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稳定供给和发展建立全面合作;与沃尔沃签订动力电池合作协议,将为其提供动力电池;2027年前为本田供应约56GWh锂动力电池。
Part5 欧洲攻略
7月9日,长城控股全资子公司蜂巢能源对外公布未来即将量产的低成本无钴电芯以及四元材料电芯。与此同时,还公布了将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动力电池厂的计划。根据蜂巢能源出台的计划,项目将于2020年开始一期建设,2022年建成投产,规划产能24GWh,并配套正极材料工厂和电池技术中心。
而就在此前的6月25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关于对欧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增加投资的议案》,同意扩大对欧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的投资规模,增加后项目投资总额将不超过18亿欧元。按照计划,宁德时代在欧洲投资的新工厂计划将于2021年投产,2022年全部达产后将形成14GWh年产能。
与之对应的是,孚能科技也正式启动欧洲生产中心项目,并在德国斯图加特开设办事处,配备业务开发、工程和企业人员。与此同时,孚能科技计划在德国安哈尔特州沃尔芬镇建立电动车电池厂,新电池厂投入逾6亿欧元。工厂将于2022年完工,初始产能为6GWh/年,全部达产后产能将逐年提升至10GWh。
Part6 大手笔
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实施的关键之年,虽然工信部老早就放出话来:自今年六月起新能源车的补贴会大降50%以上,但动力电池厂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心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不少动力电池项目依旧被提上日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动力电池新建、拟建项目超30个,投资额超2000亿元,产能超350Gwh。
从具体情况来看,今年动力电池投资呈现出几大特点:首先投资金额较大,大部分项目的投资额都在10亿以上,100亿以上的投资占1/4以上;其次从技术路线来看,三元软包和固态聚合物电池项目逐渐增多;再次头部企业动作频频,中小企业显得比较保守,与动力电池集中度持续攀升的趋势遥相呼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恒大集团。6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与恒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恒大将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市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电机厂三大基地项目。其中,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年产能达50GWH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可配套100万辆新能源车整车。
Part7 规模召回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初至今,新能源车自燃已经发生超过20起。更重要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明星”的特斯拉和蔚来相继自燃,更容易引发人民对电动车自燃事件的关注。新能源车“自燃”已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有人调侃停车别停在新能源车旁边。而在安全事故频发的背后,是大规模召回。
6月27日,蔚来汽车发布声明,即日起召回搭载2018年4月2日至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NEV-P50模组电池包的车辆,共计4803辆。不久之后,北汽也宣布自2019年7月13日起,召回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生产并售出的北汽威旺407EV系列电动厢式运输车,涉及车辆1389辆。
而在2019年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共召回12.3万辆。而仅仅今年,新能源汽车共累计发生了9起召回事件,涉及29976辆车。其中1/5召回的原因是部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电池包内部过热的现象,存在热失控起火风险。
Part8 价格下跌
12月3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19全球锂离子电池组价格调研报告,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的平均价格为156美元/千瓦时,较2010年的1100美元/千瓦时下降87%。其中中国市场锂电池组平均价格已低至147美元/千瓦时,为世界最低。相比于去年,今年动力电池价格整体又下降了20%左右。
报告还提到,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的价格下降主要归功于电动车销量上升、电池订单增加和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快速推广应用。另外,新的电池包结构设计的引入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也在短期内推动着电池价格的下降。而动力电池价格下降波及到整个产业链,包括碳酸锂、钴、隔膜、设备等价格下降。
截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目前价格已下跌至5.9万/吨,相比于上半年均价7.8万/吨,下降了24%。行业预计Q4锂盐均价将比Q3更低,意味着碳酸锂价格将还有下探空间;电解钴也从年初的35万/吨,下降至目前的26万/吨;今年干法隔膜均价已跌破1元/㎡,而湿法隔膜基膜价格下探至1.5元/㎡;设备普遍降价20%左右。
Part9 电池回收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373万辆,动力蓄电池总装配量超过176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久的将来动力电池将大量退役,威胁公共安全,造成环境污染。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量累计将达到25GWh(约20万吨),2025年约116GWh(约78万吨)。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共有63家国内新能源车企和3家进口商设立了2882个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累计报送4145条网点信息,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和再利用企业等,都在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整车企业积极落实回收主体责任,通过地区开展协作、共建共用回收网络等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工信部对2016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提出三个方向更高要求:更完善、更安全、更节能环保。
Part10 外资解禁
2018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逐步开始取消。今年起,新能源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外资来华门槛,也将被扫除。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牵头开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并在合并两个目录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
相比2017年修订版涉及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条款明显增多,包括燃料电池、正负极材料、BMS系统、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新的目录还放开了对动力电池项目投资的限制。因为在2017年修订版第236条中提到,鼓励外商投资但特别强调“新能源汽车能量型动力电池除外”。新版中则删除了这个限制。
而在三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又对《外商投资法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草案如果正式生效的话,意味着实施多年的“外资三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将不再适用,新的《外商投资法》将成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统一适用的法律,意味着外商投资已实现准入前的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