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10:36:36 地源热泵网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该报告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发布10年,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
今年的《年度报告》内容涵盖了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和制度建设、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与主张等8个方面内容。报告内容具体涉及建筑领域节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等举措。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2018年我国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保持持续下降,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在节能和提高能效中,建筑领域节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建筑大国,但高耗能建筑占比高,建筑耗能约占全社会耗能的40%,亟须在全社会推广绿色建筑。今年8月1日起,新版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绿色建筑重新定义,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年度报告》指出,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国城镇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超过 32 亿平方米,2018 年城镇新建建筑中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56%,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累计超过13000个,建筑面积达到13.9亿平方米。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达到182亿平方米。全国城镇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4亿平方米,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2.1亿平方米,节能效益明显。
新技术在节约能源资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平度市人民医院的综合门诊楼是青岛市首家绿色医院。据报道,它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供暖或者制冷,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医院供应生活热水。为了降低建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医院实行了高效自保温墙体、采光顶、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及雨水回收利用等做法。
我国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年度报告》指出,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重点 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比 2015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下降5%,汾渭平原实现负增长,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并提出2020 年全国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达到 55%以上。经初步核算,2018 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5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 年)》,提出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7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
本次《年度报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出我国在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取得的成效:2017—2018 年、2018—2019 年两个采暖季,北方地区累计新增清洁取暖面积约3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约50.7%,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
地热能作为来自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稳定,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的特点。当前,地源热泵技术在清洁供暖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事实证明,地源热泵技术相对于其他供暖和空调方式具有良好的优越性。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追求,地热能在能源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年度报告》指出,自然资源部初步建成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现首期280千瓦地热发电和3万平方米建筑物供暖两级综合利用,形成了京津冀深部碳酸盐岩热储高效利用新模式。另外,自然资源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青海共和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未来我国将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
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中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经初步核算,2018 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比分别为59.0%、18.9%、7.8%、14.3%,分别比2017年下降1.4个百分点、提高0.1个百分点、提高0.8个百分点、提高0.5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国将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