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流浪发电机”见证中国电力发展

2019-12-05 17:33:15   来源:   浏览:87 评论(0


2019-12-05 16:54:06 大同日报

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盐池县博物馆,在显著位置放着“镇馆之宝”——一台慈禧太后用过的小型发电机。锈迹斑驳的机身上,漆层已剥落大半,但转子依旧灵活。来华后的百多年间,它“流浪”于中国各地,不但开启了宁夏的发电史,也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机身铭牌告诉世人,这台发电机由现在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生产。据《宁夏通志》记载,它是“英国人当年送给慈禧太后60大寿(1894年)的贺礼。”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这台发电机如何从北京来到1100多公里外的宁夏?

据盐池县博物馆馆长王生岩介绍,这台发电机的经历颇为曲折。它最初为皇家服务,辛亥革命后,1934年报废被卖到天津市的一家“碎铁局”,险遭碎化。彼时偏居西北的宁夏尚未通电,宁夏军阀马鸿逵得知此事后,便命部下将其低价收购,并为之配套购买了两部旧蒸汽机,还引进了13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艰难的火车运输和黄河水运,这台发电机来到了银川市,开启了宁夏的发电史。

因发电机老旧,加上功率较低,当时银川市的供电范围很小,也不稳定。尽管后来马鸿逵又配套购买了新的大功率发电机,用电在当地仍是十分奢侈的行为。据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只有银川市建设了4公里的输电线路,仅可满足部分达官贵人的用电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宁夏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台古董发电机开始了它35年的“流浪”生涯。1951年,银川市投资建设宁夏第一座新型电厂,它被下放到了吴忠市工作;1956年,它再次被淘汰到吴忠市所辖的盐池县使用;1964年,盐池县将其运至所辖乡镇继续发挥余热;1972

年起,它又一次被“发配”到更偏远的乡镇,直到1986年被盐池博物馆收藏,才终于可以“安享晚年”。至此,这台工作了近百年的发电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宁夏乃至中国的电力事业早已不是当年的面貌。1949年,全国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2018年达到71117.7亿千瓦时,增长1652.9倍,少电停电早已成为历史记忆。13年前,宁夏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农村户户通电,用电力人的话来说就是“拉十几公里电线就算只挂一个电灯泡,也要让老百姓的家里亮起来。”

宁夏电力事业早已摘掉落后的帽子,大步从“差生”向“优等生”迈进,“小省区大电网”的特征日益凸显。据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介绍,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节点,宁夏的电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求,还能支持其他省份发展。去年,宁夏外送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外送省份也从原来的青海、西藏、山东扩展到上海、浙江、江苏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同时,宁夏凭借光能、风能优势,新能源装机占比接近40%,新能源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近日,全区光伏年度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与现代化电厂相比,这台古董发电机的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如今它在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一点也不小。王生岩说:“作为舶来品,这台发电机在来到中国的100多年间,不仅见证了电从最初的皇家奢侈品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也见证了新中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我们一定要好好把它传下去,让后来人知道一度电背后的不同寻常。”


文章关键词: “流浪发电机”见证中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