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1 11:05:59 中国环境报
当云南省清查定库与入户调查数据专网提交的时间截止点来临时,普查员舒显达的内心是激动和自豪的。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张纪华的心里很明白,这只是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另一个开始。
2018年6月30日,云南省排查疑似排污对象265808个,确定全面入户调查对象数量50928个。
2018年12月10日,完成34382家工业源、1273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70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684家移动源的入户调查数据专网提交。
沉甸甸的数据,量化了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是云南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精准发力摸清污染源家底,恰逢其时地铺就了一条路。云南省在这条路上具体又该如何走?
好办法——统筹推动协作化
孤木不成林,统筹协作才能实现“1+1>2”。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省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打好组合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农业源普查机构,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省住建厅、省水利厅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转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河(海)排污口普查与监测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在印发《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时,就将涉及污染普查工作的18个委办厅局的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政府分管领导要建立工作机制,每月听取1次普查工作汇报,听进度、听情况、听问题、听经验,倒逼普查工作。”这是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王显刚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会议上作出的指示。
普查工作的细则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渐渐成型,清查单位名录底册也在各部门齐心协力的合作下渐渐呈现:共计16.87万个工业企业及基本活动单位、11992个承压锅炉、385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登记在册。
云南省财政厅积极调配资金以保障普查工作需要,以4780.6万元打开了局面。云南省委宣传部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昆明市普查办则在各类平台进行宣传。“宣传人员将印有普查宣传标语的文件袋、遮阳帽派送给街头百姓,虽然方法较传统,但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围。”昆明市副市长吴涛告诉记者。
“笨办法”——培训落实统一化
如何做到让工作要求既能落实到基层又不走形?这可让普查办的工作人员伤透了脑筋。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杨永宏说:“既然没有捷径可走,那我们就笨鸟先飞。”
据了解,云南省普查办多次组织专家和业务骨干研究污染源普查方案和技术要求,组建了42名省级培训师队伍,按照“统一课件、统一内容、统一讲解”的模式开展培训。2018年累计举行培训586期,培训总人数54097名。
云南省近两万名普查员加入污染源普查“大军”,全省共落实普查机构人员总数1734人,专职人员总数609人,其中省级培训43期,共培训14606人。
笨鸟先飞效果好。据了解,云南省普查办向基层派驻了信息化工程师16人,通过现场技术支持,确保了各级普查机构、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普查对象对信息系统应用理解的一致性、数据采集填报的规范性,以及故障疑问解答的快捷性。
巧办法——自主研发信息化
除了打造专业的队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普查工作如虎添翼。据了解,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自主开发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系统、工作调度系统及质控系统。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杨永宏详细地解释道,用科技手段让“数据流转最快化、操作过程最简化”,普查工作可以有序有度地开展。
“调度系统动态地展示了全省污染源普查的填报进度,质控系统实现了指标的全面覆盖,还能进行分级质控调度。通俗地讲,哪个市、哪个县完成了多少工作,全局汇总的数据与各地自己的数据都能一目了然。”杨永宏说。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技术组时刻关注着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新的技术要求,而信息化团队正全身心投入到新质控控制模块的开发工作中。
污染源普查工作将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要求落到每个排放源上,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持续的基础支撑。张纪华谈到了下一阶段的打算:“我们要让普查数据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活动水平和基本信息,建立科学的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建立‘环境质量—污染物—污染源—排放量—环境管理’之间的响应关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