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8年上半年我中心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围绕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任务,努力发挥国家公共示范平台和公益性核心服务机构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按照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全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继续坚持“企业帮手、政府助手、机构核心”的建设主线,充分发挥核心服务机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由服务工业型中小企业为主向服务各个行业中小微企业转变、由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服务转变、由普通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聚集社会各方服务资源,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以促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为核心工作任务,打造“互联网+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密切联系企业、实施专项服务活动,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人才、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等困难和问题,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工作目标,服务企业1300多家,解决困难150多项。
(一)巩固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的政策实施,引导156家联盟内的签约服务机构开展了800余项公共服务,上半年向840家小微企业发放250万元服务补贴券。继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工作站和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园区)工作站建设,新增4个工作站。
(二)完善融资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抵押+信用”、“纯信用”从低至高的三层级风险控制融资产品体系,设计超短期(应急周转资金, 30日内)、短期(信用贷款,1年)、中短期(助保贷,最长2年)从短到长的融资产品组合,配置单笔500万元以内至单笔最高2000万元融资额度,满足企业多层次需求。上半年累计帮助90家企业协调贷款55038万元,帮助企业节约各类融资成本约470万元。
(三)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培训公共示范平台的作用,整合集聚资源,围绕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升级加速工程、汽车机械零部件企业提升行动、企业融资财税能力提升计划、互联网+人才培育工程等人才培育项目,深化服务内容,以中小企业培训学院为载体,深入园区、创业创新服务站精准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主题交流等服务,开展各项培训、交流活动19期,培训近2600人次,参与企业800多家。为企业培育人才,助推企业改善管理,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公共信息服务方面,顺利完成“柳创汇”创业创新服务云平台子项目招投标工作,确定承建单位,目前项目进入开发需求调研和系统集成实施阶段;初步完成服务补贴券系统开发,已进入上线测试和用户试用阶段,为年底服务券在线发放、申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发布紧跟时代热点,围绕着智能制造、创业创新、一带一路、减费降税、网络安全等新闻热点,在柳州中小企业网平台发布信息10976条,并开辟企业招聘专栏13期,为38家企业发布了105个用工需求岗位信息;微信订阅号发布信息530条,关注人数2350人,较去年新增关注人数389人。
(五) 组织财务、技术等行业专家完成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两创”、节能减排项目、商贸服务业发展等项目21批次共277项的评审工作;深入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等项目12批次49项。并走访35家企业、4个县区园区,提供项目申报辅导50多项次,为6家企业编制了资金申请报告。
(六)开展安全生产专业培训59期,共为674家企业培训3432人;排考监考392场9845人次,合格率84.14%;购销国家安监总局印制的安全生产考试练习卡2.2万张。考试系统在全区培训人数32707人,考试1800场、考试25074人,合格率为82.16%;给各市下发国家试卷3万多套,累计同步证书信息123622条。
(七)开展两化融合专家公益行活动,走访调研企业53家次,解决企业两化融合困难近百项;提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水平评估10项;提供培训服务五次,累计培训企业两化融合骨干470多人次。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稳步发展。
二、 主要工作成效
(一) 优化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推进以“两创载体为桩;以服务机构、服务平台为网;以专业化服务产品为链”的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物理网络;通过服务补贴券政策这个有力抓手,不断推动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深化服务站在园区载体的应用,加强与商会协会的合作,实现企业服务工作的立体覆盖。开展企业服务测评研究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开展联盟成员中优质服务机构的宣传,不断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和企业服务氛围。深化服务补贴券政策在企业服务中的应用,做好企业需求调研,综合分析评估,划了12项服务大类的发放比例,针对性的发放服务补贴,特别是新上规模以上企业、三大支柱行业、战略新兴行业、三产融合服务业给予相应倾斜。840多家小微企业领取服务补贴券,引导了156家联盟内的签约服务机构开展了800余项公共服务。
(二)稳中求进,融资服务全面升级
制定《柳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计划》,为融资服务工作上台阶提高保障,科学、全面、精准、高效的开展融资服务。融资平台中小工业企业应急周转资金贷款业务已为34家中小企业提供20884万元应急周转资金,资金使用率比上年同期增长10倍;助保贷业务,推荐11家企业获得6300万助保贷贷款;信贷引导资金融资平台累计发放贷款2677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2%;成长性中小企业扶持贷款已完成了7家企业续贷项目的初步调查工作,并推荐至合作银行,合作银行已放款共计108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贷款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上浮30%以内。
同时,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第三方的信用评级、评价机构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构成集调查、评估、培育、指导为一体的中小微企业信用建设体系。改变了之前单一融资性信用评估调查的工作模式,转为融资性信用培育及企业综合信用品牌培育相结合,由点到面的综合性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模式。
(三)整合集聚资源,为企业发展培育人才
着眼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需求,拓展培训面,开展中小微企业大讲堂、综合能力提升、服务载体能力提升培训,助力小微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轨道。优化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精选主机厂、咨询机构、高校等师资及团队,将服务送到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柳江区新兴工业园、河西工业园、洛维工业园等园区,根据园区企业行业、规模、要求等,设计精益生产、质量提升、财务能力提升等培训课题,精准服务,并以两天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更系统、更专业,让园区企业更深入的掌握精益管理方法、质量工具应用,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使得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贡献更加突出。继续深入实施互联网+人才培育工程,通过时代光华ELN平台,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满足企业不同层级培训需求。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学院建设,以学院为载体,发挥中心核心机构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社会化培训机构长期稳定开展中小企业提升培训,倡导柳州市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低价高质的培训、咨询、内训、实训等社会化服务。
(四)柳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影响力逐渐提升
采用“1+N”模式,以柳州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为核心服务机构,智能制造服务推介与交易平台为线上平台,阳和、柳东智能制造服务站为线下服务载体,通过公益性+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充分调动了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企业智能制造服务需求的供需对接。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机构共为企业提供管理体系贯标4项;信息化系统实施67项,带动企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投资近500万元。大力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通过宣讲会、现场考察、展板展示、解决方案对接等多渠道宣贯智能工厂试点示范经验,进一步完善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标准,积极发动申报自治区级智能工厂认定。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联系,加强协作,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联盟服务标准,拟定服务联盟宣传方案,促进服务机构业务量增长、提升服务机构自身能力,推动联盟成员们之间协作服务等。
2、继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工作站和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园区)工作站建设,积极引导专业机构,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服务。
(二)加强调研走访,精准服务
深入阳和、柳东、河西、新兴等园区与工信部门座谈,到企业现场走访交流,及时了解企业融资、培训、创业创新等需求,针对企业共性需求,到园区开展银企对接会、专题培训、政策宣讲等,针对企业个性需求,服务站专业机构进行一对一服务,中心通过服务补贴券给予资金支持,降低企业成本,争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品牌影响力
上半年中小网及微信公众号宣传力度加强,企业关注度大幅度提升,并与报刊、新媒体联系,积极宣传报道中心的服务活动与服务成效,介绍中心新的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扩大中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各科室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的口碑,中心的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加强党建工作,培养服务型干部队伍
1、结合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关党建提升年”以及“四联双报到”等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季度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书记上党课、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支部党员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党风
党纪和国防教育。同时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培养员工写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更好为企业提供服务。
2、扶贫攻坚步履稳健。围绕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市工信委对进一步做好“一帮一联”工作的安排和要求,认真做好扶贫工作。上半年,我中心共组织了3批15人次深入扶贫点,走进对应的扶贫户,开展走访慰问、情况了解、政策宣传和完善手册信息等工作。
四、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 服务大厅及办公场所改造推进缓慢,区工信委部署的服务大厅网络窗口平台9月份将迎来验收,但现改造设计仍未确定。
2、 政银融资有待进一步完善,信用贷款、应急周转资金两项业务在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上均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针对金融市场的高风险特性,风险容忍度纳入、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需尽快得到解决。引导资金模式整体贷款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自治区工信委于2018年初开始下达停止引导资金新增业务,同时个别县区今年调整融资支持方向,将逐渐退出引导资金合作模式,以及自治区近期主推的“4321”、“541”模式对引导资金原有贷款的替代和分流。目前,意向申请新增引导资金的部分企业暂未能找到合适的替代融资产品,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效果。
3、 信息平台、系统使用率不高。柳州市企业服务平台培育科使用较多,其他业务部门使用平台比较少,平台功能需进一步升级完善;柳州市中小微分级评价系统在推广使用中,由于注册登录流程较为复杂,企业填报意愿不高,系统也需要简化流程。
4、 各科室管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加强培训;对企业需求及发展情况了解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联系,深入企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