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一部汽车史,半部柳州史。工业是柳州之魂,汽车产业则是这魂之精髓,代表着柳州的精神和气质。如今,柳州作为汽车城的成就,已经为世人所熟知;但鲜为人知且需要去深入探寻的是,柳州汽车产业一路走来,有的不仅仅是辉煌和荣耀,更是一次次挑战和危机中的坚持、抉择和担当: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柳州汽车工业在一片空白中起步,造出第一辆汽车,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接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70年代至80年代,拖拉机生产销售陷入低迷,柳州汽车制造涅槃求生,转型到商用车生产,继而“神车”风行。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开始进入我国汽车市场,国内车企迎来最大挑战。柳州决策“中中外”合作,将五菱微车大部分股权无偿划拨给上汽,进而再由美国通用注资持股。这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引发争议声不断,在“白送”的质疑目光中,柳州汽车工业获得了资金、管理、技术方面的强大支撑,抛开眼前利益,着眼整体和长远发展,回头再看,这个决定需要何等魄力和担当。
——转眼到了2008年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在一片严寒霜雪中,不服输的柳州人从未“关门猫冬”,而是逆境中崛起,开始筹划建设汽车城。2010年9月,自治区正式根据战略部署,要求柳州把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的建设相结合,在柳东新区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2011年2月,汽车城奠基,柳州跻身全国五大汽车城之列。
——不沿边不沿海、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柳州,硬是在没有区位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形成了汽车产业的集聚效应,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国内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重汽等四大整车生产企业的汽车城,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
——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竞争异常激烈,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柳州其实并不占优势,但我们依旧敢于亮剑,持续发力,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配套、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柳州模式”,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全场景应用,从基础工作一项项做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柳州汽车产业不服输的车轮,一路弯道超车,实现逆袭。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不服输的车轮——探寻柳州汽车产业精神内涵”系列报道,这并不是一组“点赞式”的报道,而是从柳州汽车产业经历的一些危机和挑战、一次次低迷和困境的突围当中,进行自我审视和思考,探寻我们一路走来所秉持的信念,那就是:不服输。
新中国成立后,柳州造出的第一辆汽车是“大锤抡出来的”;第一辆微型商用车则是拆分了一辆整车的5000多个零部件,一步步复制、改进而成。是的,故事的开始并不算“高大上”。因为,站在赛道起点上的柳州,其底蕴还很“草根”,想要逆袭,唯有敢想敢干。
我们能做:
大锤敲打出的第一辆车
柳州工业已有百年历史。从柳州工业博物馆展陈看,新中国成立前,柳州曾为“广西工业中心”,生产了广西首辆“木炭汽车”、广西第一架飞机。但因历史原因,柳州工业非常薄弱,1949年全市(不含今辖县)工业总产值仅为913万元。
在柳州工业发展史上,1954年10月6日,柳州农业机械厂成立(现东风柳汽前身,简称柳农),当时以水溶泵等农用机械为主营业务,产品落后,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69年,全国出现第二次汽车产业热潮,“全区召开了一个生产会议,区领导在会上说到全国形势,好多省都在做汽车,我们广西现在还没有汽车,能不能上,要不要上?”东风柳汽原党委书记陈福基介绍柳州生产汽车历史时说,自治区领导提出的问题传回到厂里后,工人们喊出了“别的省可以做汽车,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凭我们工人阶级一双双快手,用大锤也要‘砸’出汽车来。”
当时的柳州农业机械厂有上千名职工,有不少技术过硬的骨干,资产和厂房设备也具备,大家都认为,我们有条件和能力生产汽车。而另一家柳州企业——柳机,则可以协作提供发动机,但是它并不甘心于做“配角”。于是自治区表态,大家都积极要求生产汽车,谁花钱少,上马快,就由谁生产。热情高涨之下问题来了:从哪着手?柳农与柳机组成联合考察组,到外地考察学习汽车生产,最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制造GS130型2.5吨货车——该车型吨位小,零部件成本相对低。
最终,自治区批准组织试制生产汽车的分工方案是:柳农生产底盘、驾驶室、车厢和负责总装;柳机生产发动机;区内有关厂家生产一些配件。图纸、设备欠缺,驾驶室的模型便用铁丝和木料搭建,历经上百次修改;没有模具,就在地下挖坑形成模具样式;驾驶室则用大锤敲打成型……1969年4月2日,第一辆柳州制造的汽车诞生,名为“飞跃牌”,后更名为“柳江”牌汽车,结束了广西“只能修汽车不能造汽车”的历史,广西汽车工业的序幕也由此拉开。此后,柳州农业机械厂更名为柳州汽车厂,直至今日之“东风柳汽”。
“神车”不神:
5000多个零件依样画葫芦
如今的柳州汽车以五菱品牌为代表的“神车”名声享誉海内外,但柳州老一辈的人们口中,念念不忘的仍是过去“柳拖”“柳微”那熟悉的“乳名”,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历史记忆。
1958年,作为柳州机械厂易地扩建的柳州动力机械厂,主要生产红河牌拖拉机。1966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更名柳州拖拉机厂,1978年被列为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跌跌撞撞走了十来年,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度帮助柳州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风光无限,1979年之前,柳州的工业产值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但随着时代发展,市场需求发生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让神州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土地承包政策出台后,政策的转变很快让计划经济时代不愁销售的拖拉机进入滞销期,柳州拖拉机厂发展开始陷入低迷。
广西汽车集团员工祁昂介绍,由于当时农村生产体制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多种原因影响,拖拉机生产发展陷入低谷,企业曾改行生产缝纫机、织布机、电风扇等“过渡”产品“养家糊口”。看着库房里堆积着的拖拉机,如何让厂子继续存活下去成为最迫切的问题,时任厂长的丁叔在北京出差时,听说柳州机械厂正与沈阳某厂商讨配套仿制日本一种三轮小货车的意向。敏锐的丁叔一下子触动了灵感,联想市场调查的各方信息,知道这类微型汽车的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市场潜力可观,于是抢先一步提出与“柳机”合作。后来在市委的有力支持下敲定:拖拉机厂转产微型汽车。
从生产拖拉机到生产汽车,虽然同样都有四个轮子,但并不是一回事。当时的柳拖技术人员将找到的一辆微型车全部拆零出2500余种、5500余件零件,分发到各车间工人手中,要大家依样画葫芦逐一测量绘图制模,用机床或锤子一点点敲。1982年2月18日,第一辆单排货微型汽车面世。
于是,“五菱神车”正式登场,行销全国,城乡道路上皆可见“柳微”的身影。然而,正是在柳州的微型商用车走红的上世纪90年代,外资开始进入我国这一规模庞大、处于井喷前夜的市场。“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外资品牌的大举入驻、改革开放红利的释放、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国内市场,让柳州汽车产业再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机,我们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