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为破解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困境,我区金融界一直努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我区小企业贷款数量比2009年增加438.76亿元,增长52.16%,余额达到1279.93亿元,比全部贷款增速高30.16个百分点,增幅排全国第五,西部第二,增速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政策激励,增强企业融资“造血”功能
2010年2月,自治区出台《关于促进我区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制度上为新引进银行机构争取更多的优惠激励政策,进一步加速了我区“引银入桂”战略步伐。2008-2010年三年间,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入桂,33家分支机构异地新设,迅速扩大了区内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点的覆盖面,极大地增强了融资“造血”功能。据统计,截止2010年末,新引进银行机构新增贷款120.49亿元,其中60%的新增贷款投向小企业。
在广西银监局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自治区还出台了《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评优暂行办法 》,明确提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奖励标准;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宽了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自治区成立了由金融办牵头,经委、国资委、财政、银监局、人民银行等组成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专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制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创新授信产品,突破融资瓶颈
2010年,全区共设有70多个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覆盖全区、辐射各市(县)的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其中区内各大型银行和南宁、柳州、桂林3家城商行基本建立起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适应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体系,为推动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纵深发展,突破融资瓶颈作出了有益探索。
工行、农行、中行针对企业生产和流通中供应链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对融资产品进行开发整合,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均能轻松获得贷款。柳州农行根据汽车、冶金、工程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四大核心客户(柳钢、柳工、上汽、柳汽)及上下游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产业链客户提供集贷款、存款、融资、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内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低迷的背景下,工行广西分行加快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更为全面便捷的融资结算服务。工行钦州分行对外向型企业采取“贴身管家”的服务方式,主推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NRB账户等贸易融资新品种,主打利率、额度、期限的优惠牌,为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等13家外贸小企业发放贸易融资款2347万美元。企业的良性发展也推动了钦州市对外贸易业务的整体反转,2010年,其进出口贸易增速由二季度的-28.05%大幅提升至三季度的31.3%,出口增速也由10.4%上升至28.5%。
桂林银行则利用国开行提供的资金和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的管理技术,创建了全区首个无需任何抵押,担保方式灵活的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深受小企业客户的欢迎。
建行广西区分行推出的“信贷工厂”及农行广西区分行搭建的“三大平台”等新型模式,通过扩大授信权限加快贷款办理,一举打破大银行只做大笔贷款的定性思维。柳州市三升金属结构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金属材料的销售和金属结构件生产加工,针对该企业融资需求急的特点,农行为其办理了集评级授信一体化的简式快速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扩大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紧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