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高文 | 耗时 20 ms

老品牌 焕新颜

下一步,鱼峰区工业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助力鱼峰区经济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 产业跃升

作为我市新技术企业,易德科技完成了一体化的车用及工业制冷产业链布局,还拥有省市两级技术研究中心,能独立完成对于汽车空调所涉制冷等领域的质量检测。依靠硬核技术,创造出一个个同行无法模仿并超越的奇迹。

广西柳州:发展新质生产力 汽车产业加速向“新”

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柳州以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地为契机,注入“新能源”、装备“新动力”、瞄准“新赛道”,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期可申报项目汇总(2024年第15期 总第21期) | 更新至2024年8月20日

年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截止时间:2024年8.31日 4、关于开展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的补充通知截止时间:2024年9月30日 5、关于征集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的通知截止时间

制造更智慧 生产上云端

这些效的“新工人”,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严格保证了生产的卫生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这家企业也在此次被评选为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向上的车轮 ——柳州汽车产业发展观察

面对“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和日益“内卷”的汽车市场,柳州车企不以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因困难挑战而退缩,而是以柳州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地为契机,注入“新能源”、装备“新动力”、瞄准“新赛道”,创新求变

机智的开拓 ——柳州机械产业发展观察

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效运转。 本报通讯员 韦镇麒 摄正如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

柳产汽车产销两旺

昨日,记者从上汽通用五菱获悉,该企业8月销量创今年新,达13.2万辆,同比增长95.5%。

自治区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柳召开 共享成果 共商大计 共绘蓝图

会议强调,要充分理解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地建设内涵实质,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广西六点半豆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就如何实现“柳州螺蛳粉+豆奶”相互借力,共同拓宽业务范围、挖掘商机和提效益进行分享,并介绍了该公司在产品配送、销售、线上引流等方面能为柳州螺蛳粉实体店商家提供的服务

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十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近百项鼓励政策先后出台,产品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基础设施保障也日渐完善,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市场化、产业化,到规模化、全球化,不断迈上更台阶。

政策加码 带动产销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成为消费领域的频词。

柳州两家企业上榜

在当前钢铁行业严峻市场形势下,柳钢集团聚焦“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力调结构、补短板、提质量、增效益。

关于举办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联盟数字化转型主题沙龙的通知

小 企 业 服 务 中 心 关于举办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联盟数字化转型主题沙龙的通知 服务联盟各成员单位:为提升柳州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联盟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育一批优质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2024-08-20

关于延长征求《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期限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延长征求《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期限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个人:为完善广西科技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我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提奖励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近期可申报项目汇总(2024年第17期 总第23期) | 更新至2024年9月26日

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信息填报:2024年9月30日前13、工信部等三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截止时间: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14、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

转型升级不止步 新兴企业成长快

“柳州国轩作为国轩科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今年面向东盟市场出口新能源电池同比去年翻一番。接下来,我们在东盟市场还要布局储能和材料领域。”公司副总经理柏会会表示。柳州华霆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位列第57名。

​柳州首个电动重卡换电站启用

换电站可满足单日168次换电需求,保障了电动重卡全天效率运行,也满足了柳钢厂内短道运输的作业需求。满电的电动重卡可续航200多公里,综合运营成本较燃油车降低30%。

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柳江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挂牌成立 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充分就业

“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有其灵活效、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人员、企业需求的特点。”

加速人才培育 推动产教融合

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和武汉理工大学还将共建“菱云少年班”“菱云硕士班”等特色项目,为智能底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培养更多素质、专业化的后备人才,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