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品组件研发组日前成功研制出第一块三角焊带拼片组件,这也是该中心自成立以来研发的首个自主产品,标志着该中心组件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基本形成。
,第三次由成本领先型向技术领先型转型,“一元技术多元场景”的发展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重构设备、人、组织、业务之间关系 , 实现“研产供销”价值链高效协同。
2020-11-25 10:35:29 西海都市报近日,在“2020第五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上,“青海产光伏”领头羊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分别荣获“年度影响力光伏领袖企业”“年度投资价值奖”。
青海按照国家部署,发挥区域特色,新能源产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产能不断扩大,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全产业链链条也逐渐变强。青海“新能源”的金字招牌,名声越来越响亮。
(图片由上汽通用五菱提供)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柳州智能电网产业园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北部生态新区首个绿色低碳实践样板,可年发电约400万千瓦时,将有效缓解新区用电压力。
一条闪着金光的光伏产业链为了把总书记关于发展光伏产业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实现青海光伏产业弯道超车,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为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作贡献。
近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向观众开放。本届SNEC吸引了逾50万人注册,共有3100多家企业出席。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7月6日,晶联光电年产500吨ITO靶材项目投产仪式在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燕山东路的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厂房举行。
近年来,青海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这为青海光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1日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获悉,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年产5GW 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下线暨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当日全面贯通,标志着青海省实现了光伏全产业链零的突破。
2023年8月,该基地投入使用,既提升了产能,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孔雪萍介绍,公司生产青蒿素的品质排在国际国内前列,并深受客户认可,专利技术《青蒿素绿色提取工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2年3月29日,阿特斯N型光伏技术创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光伏T时代,N型是未来”为主题,演讲嘉宾与近4,000名听众分享和介绍了最前沿的各类N型技术路线的发展前景。
厂房内,技术人员操作激光切割设备加工板材零件。5月17日,记者来到柳州巨东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东激光”),了解这家民营企业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创新探索之路。
“这意味着,晶联光电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彻底打破了海外技术壁垒,为国产ITO靶材成功替代进口作出重大贡献,这也直接引发海外ITO靶材降价20%以上。”戴海剑激动地说道。
为助推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9月29日组织开展柳州市2024年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系列活动之“数造新柳企—走进广西柳工”活动。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