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场竞争逻辑,巨量的市场将激发海上风电产业链各方提供更优质产品、服务,实现更低度电成本,以在最终竞争中获胜,并推动海上风电走向平价上网。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市一直走在全区前列。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和广西数字化车间达89家,约占全区1/4。
当总书记听到黄遂把这项技术比喻为“中医把脉”时,点头微笑说,柳工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错,国产化程度很高,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自主创新方面是走在前面的,这就是我们民族企业发展的方向。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工业报采访了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 中国工业报:近年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发展稳中有进,行业创新亮点频现。如何看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前十年的发展?
01“枯萎”的向日葵浙江商人吴建龙途径西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后,萌生了创办光伏企业的念头,与擅长太阳能技术的老乡周晓兵合计后,决定走进光伏产业,2005年成立了向日葵。
8月10日,“百城千园行”走进企业系列活动之流程型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践交流活动在柳州市柳钢宾馆举办。
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浓郁的螺蛳粉味在空气中弥漫。俘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食客味蕾的袋装柳州螺蛳粉,不少都产自于此。一袋袋装柳州螺蛳粉里有好几种配料包,它们是如何在产业工人手中变成一袋袋螺蛳粉的?
柳州一直主导让柳产汽车企业“走出去”,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汽车产业合作,大力建设面向东盟、辐射全球的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出口贸易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就想到一个情况,在国内外形势推动下,这一次的大调整,企业如何顺利的走过大浪淘沙、市场筛选、洗牌的过程,能够取得进一步增强汽车强国发展趋势的成绩。我想,过这个坎是对企业的考验、更是对政府的考验。
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不断增强推进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扎实开展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三年攻坚行动,真抓实干、大抓工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坚实基础,走出一条以工业崛起带动产业振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上、中、下三篇专题文章,讲述我市在爬坡过坎、突破发展瓶颈、奋力突出重围的过程中,积极走出一条“新质量、新工业、新柳州”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质量强市“柳州实践”。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