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诊断 | 耗时 13 ms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扩大柳州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柳州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不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各行业、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供应钢材超15万吨

随着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的进度不加快,还会有更多的柳钢钢材送达项目现场。

助力柳州企业开拓拉美市场

当前,中国已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5个拉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中国在拉美的自贸“朋友圈”正不扩大。

重磅!柳仲言:加快建设制造强市,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从造木炭汽车和朱荣章号飞机的百年柳机,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上汽通用五菱,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无论行进到什么征程,无论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工业始终与柳州如影随形、形影相依,是柳州不登上发展高地

助力产业发展

晚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蚕茧产量、产值双提升,积极探索桑蚕“种养分离”新模式,不提高种桑养蚕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助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产品销量明显增长

下一步,我市将不拓展“柳州广告多维赋能”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柳州772数字文创产业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广告产业园区的优势,助力广告产业数字化集聚化转型发展,推动服务品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帮助更多柳州特色产品走出广西

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新通道 ——关注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柳州市科技成果对接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企业还要不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成果。柳南区科技局局长李玲玲介绍,近年来,柳南区不聚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做实企业精准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信部部署做好2024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组织开展培训效果评价工作,广泛听取参训企业家意见,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组织管理、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推动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拓展培训资源,不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为加快柳州新型工业化步伐 注入鱼峰改革“新”动能

聚焦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以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以二产连接一产带动三产,不推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

星海S7万里长测启动 新质力量 风行中国

作为东风柳汽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重磅产品,星海S7旨在通过长测不提升产品品质,力求实现高质量上市,为东风柳汽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发展增添动力。

柳州市经营主体发展量稳质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公司法》实施后,柳州市经营主体发展呈现量稳质升态势,企业登记注册量持续稳定增长,经营主体结构不优化,实现全市经营主体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

2024-08-13

关于认定2024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通知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稳就业 保民生 促和谐

南站社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石燕萍介绍,为加快推进各民族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南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爱心超市、鼓楼讲堂、同心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感恩教育馆等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月也、多耶、百家宴等民俗活动,不促进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粤桂协作来助力 乡村振兴谱新曲 ——三江八江镇汾水村江川大学生创业园发展见闻

2022年,该村茶叶种植面积不扩大,茶青产量成倍增加,为解决创业园茶叶加工产能问题,粤桂协作工作组再次伸出援手,投入粤桂帮扶资金150万元帮助创业园扩建标准化厂房。

柳产汽车源源“驶”向远方

柳州通过加快铁路港等物流枢纽的建设,逐步构建起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通道,不推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助力柳州汽车开拓海外市场。

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务实对接RCEP,不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形成“产业+要素+区域”协同开放格局。二是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要求 抢抓“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机遇 全力确保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伟京强调,要坚持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抢抓“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带来的机遇,不细化柳州的具体举措。

前7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1%

当前,海外市场对“新三样”产品需求持续攀升,我区新能源企业不加强产品研发、开拓海外市场。

2024-08-13

平稳向好 焕新加速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

聚焦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加速焕新,新兴产业不壮大。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端化。

60万辆为“柳州造”

“当前,我市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本地企业加快转型,外地名企不进驻,搅动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柳州动力’。”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