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业主动对接,积极参展,参展企业类型涵盖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加工机械设备、建筑及装饰材料、家用纺织、医药保健、食品、服装等。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汽车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观光车、无人物流车、智能驾驶接驳车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汽车集团人工智能(AI)实验室,新能源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汽车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汽车数据
中国经济网6月5日讯(记者 刘潇潇 李冬阳) 近日,小仙炖携手百度智能云研发的“云边端一体化的燕窝原料可识别异物智能挑拣方案”获得“2023 IDC中国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大奖。
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10家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10家以上研发创新平台
“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展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广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并发布一批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不断发展,科技与人深度交互,智能汽车将会成为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
新词汇助企打开新视界据《质量管理与创新小组实践》等书籍资料介绍,QC小组是质量管理小组,始于1962年,最早由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着手研究,通过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科学地开展活动,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打造引擎 加速转型2016年,全国知名汽车城柳州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试水,生产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以创新为动力,柳州按下由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加速键”。
“清华大学绿色智能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团队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情投意合’,我们乐意与柳州常来常往,结合团队研发的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助力柳州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共同体旨在通过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本报通讯员 邹华勇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8月6日,记者从柳钢集团获悉,今年1月至7月,柳钢钢材产品出口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总量,同比增长超过120%。
第四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主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发言时说,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正是行业发展由过去的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必然结果。
其中,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24年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育优质企业;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获评2024年自治区产教融合优质技工院校。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10月1日晚上,位于北部生态新区的柳州华霆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厂灯火通明。20时30分,生产线准时开工,工人们走上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各个生产环节,工业机器人也开始挥舞起手臂。
科路测量董事长古小灵介绍,从昔日端着“铁饭碗”到如今手捧“新饭碗”,科路测量管理团队始终紧跟市场步伐,研发人员每天都在实验室“奔跑”。其中既有批量制造的订单,也有数量少难度高的个性化订单。
倍捷连接器(PEI-Genesis)将携手宝西(Positronic)共同展示多款面向能源领域的连接器及线束产品,宝西是优质的电源和信号连接器制造商,倍捷连接器于2018年成为宝西(Positronic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2月10日,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书记胡帆到柳工集团、广西汽车集团、柳钢集团调研国企发展情况。市长张壮参加调研。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近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组织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代表团来柳考察交流。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