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3 16:53:50 水氢视界行业分析2050年我们将会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形成10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这是一点都没有问题的。
作来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以及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能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提高绿色能源比例,降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氢能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碳中和”,欧洲发起了大规模的绿色氢计划,以脱碳工业和航空业为主进行推动。许多人将绿色氢视为实现“零净”排放目标的关键,但是,如果不大幅降低价格,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技术。
如今,光伏制氢被视为未来新能源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光伏制氢产业的蓝海已经开启,日本、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均已开展大型光伏制氢项目的研究或投入。
近期,欧盟草案关于“规定绿氢必须和生产绿氢所需的绿色电力在同一小时内生产出来”的条款成功出圈,国内媒体纷纷指出相关条款或过于严苛。对于氢的颜色,欧洲人的执念很深!
灰氢还包括在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中,使用的电力由化石燃料产生(存在碳排放)。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后通过电解工序制氢,其碳排放可以达到净零。蓝氢也由化石燃料产生,主要来源是天然气。
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2021年,氢能又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氢能产业迎来了重要机遇期。
“到2040年,绿氢的生产成本将等于基于化石燃料产生的氢气。在一些国家,比如德国,到2030年就将实现这一目标。鉴于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氢能产业规模的扩大程度,2020年代很可能是‘氢的十年’。”
因此,利用低成本风电和光伏电力制取的氢气将在未来五年内具备与化石燃料制氢相当的成本竞争力,尤其是与配备CCS的天然气制氢相比。2030-2040年间,所有绿色氢气的成本将低于蓝色氢气。
2020-12-01 10:54:02 新能源网能源通绿色氢仍在向主流发展,而另一个强大的新脱碳趋势出现了:绿色氨。如果这对你来说是新鲜事,那就请尽快加入这个行列吧。
路透社在去年12月份的报道中指出,2020年,“绿氢”成为多国首选的未来绿色燃料,一年内全球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绿氢”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吗?
绿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解决方案几天前,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价值23亿美元的项目来推广“绿氢”,即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气。这进一步表明绿氢是最有前途的可持续技术之一。
若不考虑建设成本,单纯从风电转换制氢来看,按约5千瓦时电能产生1立方米氢气计算,新天绿能弃风利用每年可生产1亿立方米氢气。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