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12月28日,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科技中心项目和广西柳州粮油米粉产业园项目同时开工,这两个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
田间养殖的螺蛳、批量腌制的酸笋、精心熬制的猪骨汤底、辛辣热烈的辣椒油以及烘干特制的干米粉等等,这些食材料在预包装生产生车间里经过一道道工序包装下线,再运输到全国各地食客的手中。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1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粉用稻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批准创建名单,共计获得奖补资金1.2亿元。
据悉,最近在网络走红的“螺蛳米饭”,其原材料大米就出自该养殖基地的稻田。鱼峰区农村农业局局长吴子均介绍,鱼峰区螺蛳养殖基地采用稻螺共养模式,稻谷可以加工成米粉,螺蛳则成为柳州螺蛳粉的配料。
“这里煮米粉和加各种配料,全是自助,刷新了我的吃粉体验。”付鑫宇说。除了吃粉,付鑫宇还见识了袋装螺蛳粉生产的全过程,“参观通道两边都是透明玻璃,里面机器运转,一包包螺蛳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真新奇。”
这一年,柳州第一家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企业注册。米粉干制、物理杀菌、真空包装让速食袋装螺蛳粉突破了现做现卖的产地限制,走出柳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柳州螺蛳粉味道好不好,得看米粉的色泽和筋道程度。”捏米粉、甩粉条、看气泡,干米粉的制作并非启动机器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科学的米粉配比以及烘烤经验。
给螺蛳粉严格把关1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检测服务站,检验员李豪正在进行螺蛳粉的干米粉酸度检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覃珩)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率调研组,深入我市开展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共商提升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螺蛳粉是柳州最大的“网红”,作为螺蛳粉不可缺少的螺蛳、竹笋、木耳等原材料,能否随着当地螺蛳粉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有效供给呢?
品牌众多的柳州螺蛳粉产品。 今报记者 廖艳明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 通讯员田轲)柳州经营螺蛳粉的企业,一直以来都只能注册成为“某某食品有限公司”,无法注册成为“某某螺蛳粉有限公司”。
如果当我有购车需求而小米又真的做的很好的话,可能我会再考虑吧。”“有钱就买,因为小米一直以来的高性价比让我觉得可以期待。”25岁的米粉小郝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兔年春节,写着“柳州螺蛳粉畅销全球”“小米粉 大产业”等内容的拜年广告,出现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LED一号屏上,这是柳州螺蛳粉行业在国外首次投放高识别地标性广告。
全国首家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5月成立后,11月2日上午,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与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首款经典款螺蛳粉产品——“黑板款”螺蛳粉,在柳职官塘校区举行产品发布会。
寻味柳州螺蛳粉、打卡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生产线,观摩“一碗粉和九种配料”的生产全过程,“五一”假期,工业城市柳州游客接待量27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1%。柳州螺蛳粉文旅路线,热了!
就这样,一碗螺蛳粉将农民、企业、专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城乡融合有了新路子,脱贫致富有了新希望,柳州螺蛳粉产业也迎来新的升级发展机遇。
闻起来臭,吃起来却爽辣鲜香——柳州螺蛳粉出生以来,就自带“网红”基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宅经济”影响,柳州螺蛳粉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网催单发货,许多网络主播更是靠螺蛳粉“吸粉”无数。
其中,快递出港量953万件,柳州螺蛳粉出港量为514万件,占总出港量的54%。更让人欣喜的是,“双11”当日柳州螺蛳粉订单就突破70万件。
上世纪80年代,柳南区谷埠街一带的螺蛳摊老板将米粉放入螺蛳汤中煮食,两者激情碰撞,诞生了柳州美食名片螺蛳粉。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