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汽车 | 耗时 14 ms

念好“育”字诀 提升人才竞争力 ——聚焦我市人才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二

5月7日,在上通用五菱研发与试验认证中心调试区,该公司技术中心新能源实验及验证部试制工程师、26岁的李平武一直在忙着进行辆调试。“别看他年轻,他可是第三届全国新能源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冠军。”

《广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解读

二是推动“链式”数字化转型,围绕、机械、钢铁、有色金属、糖业、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更便捷 更畅通 更安全 ——聚焦RCEP为我市企业带来的红利

当前,企业生产的自卸举升系统在日本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推进尾板和叉属具的出口。”李桂成对海外市场抱有信心。

张壮出席耐世特柳州公司第八百万套产品下线活动并勉励企业继续努力 打造全球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

昨日,在市长张壮,耐世特系统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李军等领导嘉宾的见证下,我市产业发展又迎来一件喜事。

打造亿元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摄像头组装生产线4日,位于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网产业园二期的广西盛百汇科技有限公司迎来投产。在崭新的摄像头组装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而有序,一步步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人机配合,完成一个个摄像头组装。

今年1到5月,出口汽车零配件6544标箱,同比增长70% 柳产车稳步推进海外市场

准备装上货运列的五菱新能源。今报实习记者何俊涛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柳州作为面向海外市场的产业桥头堡,随着和零配件铁海联运班列高效运行,柳产稳步推进海外市场。

今年一季度柳州汽车及零配件出口持续走强 出口整车4.2万辆 同比增长16.1%

柳州作为拥有五大整生产企业的城市,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柳州市及零配件出口30.9亿元,同比增长3.7%。

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贡献。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张晓钦在柳州市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工作会上强调 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贡献。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持续回升 势头向好—— 一季度我市消费市场逐步恢复释放活力观察

数据显示,我市消费需求维持加快回升态势,一季度零售业同比增长12.7%,住宿、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1.8%、8.3%,、家等大宗商品销售复苏。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服务业也释放积极信号。

汽车变速器产品和技术创新发展

4月25日,记者在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的柳州上变速器有限公司装配间看到,多台机器人不停地交替作业,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变速器诞生,走向市场。

生产线智能化 提升品质和效率

工人在制动系统的零部件总成生产线上忙碌。

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消费,现就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用传统动力、自用新能源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柳州市中欧柳东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签约成立 加快打造柳州国际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日报消息(通讯员莫雨田)近日,柳州市中欧柳东新能源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欧柳东基金)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由度金闽园“2023CAAA年度论坛”正式签约成立。

“制造”转“智造” 效率在提高 我市依托通信技术推动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在柳州联合子5G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厂区无人化智慧物流体系,货物接货入库、产线叫料精准完成;在5G高速网络的助力下,工作人员坐在中控室内就可以实时掌握间状况……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化“黑灯工厂”,通信技术赋能效果不断显现

“龙行工程”推进实施 加速推动东风风行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东风柳柳东乘用基地总装间。东风风行作为东风柳旗下的乘用品牌,表现一直很突出。

2024年度第一批柳州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等形式反馈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促进科。单位反映问题的,须加盖公章,个人反映问题的,须署真实姓名和联系话。联系人及话:谢琼芝,0772-2820317。

2024-04-09

七部门联合印发方案,部署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占全世界1/3,风光伏等新能源设备装机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家保有量超过30亿台,保有量超过3亿辆。大规模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