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表示,“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为同时解决上述两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技术路线。
2020-05-07 14:42:58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燃料与润滑油日报4月29日消息:韩国纺织和化学企业集团晓星集团宣布,将建造全球最大的液氢工厂,足以为10万辆汽车提供燃料。
2020-07-09 08:18:17 科技日报 作者: 刘海英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新型液态金属电池,创下了目前液态金属电池的最低工作温度记录
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液流电池的固有优势、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增加、公用事业对液流电池的高需求以及电信塔安装量的增加所推动。从电池类型来看,预测期内,混合液流电池类型将年以最高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具体而言,此次战略合作涉及四方面,包括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与推广应用,以及金融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全钒液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
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的政策春天正逐步来临。液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的优势: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稳定性、绿色环保液流电池通过不同电解液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全钒液流电池依托高性价比、高能效、长寿命的规模储能技术,可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储存,并实现平稳输出利用。经测试,该电堆在30千瓦恒功率运行时,其能量效率超过81%,100个循环容量无衰减。
因此,研发出一种高效、可靠的储能液冷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储能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储能液冷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液体循环来带走储能设备产生的热量的技术。
2020-04-29 09:07:53 鸿达兴业4月28日,鸿达兴业股份发布关于氢液化工厂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已生产出液氢、高纯氢和超纯氢,这也是中国首次由民营企业生产出的液氢产品。
因此,储能液冷温控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储能系统散热问题的有效手段。储能液冷温控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液体循环冷却的方式来控制能系统温度的方法。
FBE 的一位发言人告诉 BEST,1 亿美元将用于建造一座 1.5GW 的液流电池制造工厂——建立新的液流电池制造设施的成本远低于对锂离子制造工厂的投资。
全钒技术路线将是未来五年液流电池主流技术,2025年国内装机量有望突破1GW。液流电池项目需求增长将极大增强上游离子交换膜、电解液和电极的规模效应,产业链企业有望进入产能快速扩张阶段。
这两家公司将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解液中使用的五氧化二钒签署承购协议,并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电解液混合生产设施,为CellCube电池储能系统部署提供支持。
三台新系统包括配备高速泵的1290 Infinity II生物液相色谱系统、配备全能泵的1290 Infinity II 生物液相色谱系统以及1260 Infinity II Prime 生物液相色谱系统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