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 | 耗时 18 ms

新能源和机器人拉动经济增长 ——感受一季度我市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脉动

聚焦产业,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我市产业完成产值289.8亿元、同比增长18.5%,产量19.5万辆,同比增长40.1%。

自治区财政厅下达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近九亿元 推动新能源推广应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下达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8.98亿元,支持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推广应用,其中部分补助资金将助力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确定 与折叠机相关专利入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已确定,分别是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的高柔性多余度模块化线控底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利导航、广西放心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充电设备及运维系统专利导航

2024年全国新能源下乡(云南大理站)暨大理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

4月30日上午,2024年全国新能源下乡活动(云南大理站)暨大理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仪式在大理全民健身中心举行。

广西新能源实验室等专项申报指南出炉 支持研发单位打造 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其中广西新能源实验室能力建设专项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新能源实验室专项申报指南)与我市密切关联。

以旧换新最新安排

政策链接:商务部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

充电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先行,销售服务网络跟着下沉——九十九款新能源“驶”向乡村

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下乡活动。

柳州新能源“产才融合”创新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高校就业联盟成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6日,在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科创中国——2024年“龙城人才周”之柳州新能源“产才融合”创新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新能源保有量超21万辆、上半年新增2万余辆 保有量和新注册登记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帅君)昨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柳州市新能源保有量为21.3807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21755辆,同比增长26.18%,保有量和新注册登记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乘用零售销量首超燃油

8日,中国流通协会乘用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1%;常规燃油乘用零售84万辆,新能源乘用零售87.8万辆。

我市制定的国内首部综合性新能源充电设施地方性法规获批准 以“法治之力”为绿色出行“充电赋能”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建设“十分钟充电圈”、规范充电设施建设、实施差别化辆停放服务收费……全市20多万新能源主注意了,绿色出行有望更加便利了!

【企业专栏】在创新中发展 在转型中“破圈” ——聚焦新能源零部件企业:柳州微研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微研天隆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变化,从传统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老产品”起步,逐渐转型为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及部件的精密加工,为我市乃至全国的企业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商务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动力锂电池是支撑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我市制造产业授权发明件数占全区同类授权量近80%

特别是在和工程机械产业方面,去年全市专利申请6624件,其中和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专利申请1190件,占比近20%;制造产业授权发明276件,占全区同类授权量近80%。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智能化诊断技术竞赛(高职组)在我市举行 深化国际产教融合

日报消息 (全媒体记者韦苏玲、黄蕊报道摄影)4月20日,2023-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智能化诊断技术竞赛(高职组)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尼、老挝、

柳产新能源商用亮相

(李慧纳 摄)9月17日,2024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 TRANSPORTATION 2024)开幕,广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菱势亮相,展现柳产新能源商用的魅力。

【专业专栏】提升实力闯市场向“新”奔跑动力足 ——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同时,随着中国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锂电池、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攀升,柳州国轩也在不断寻求新突破,闯出更广阔的天地。

虚拟仿真培训转型到昆虫数字化应用 企业跨界合作勇闯新赛道

“公司刚成立时,我们主要是给企业与专业院校做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后来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科普、科研方面的需求,我们就考虑向这方面转型。”

企生产忙 冲刺四季度

近日,东风柳乘用基地总装间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无人物流小智能有序地将零部件运送到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加紧生产新能源,冲刺四季度。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