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氢燃料汽车 | 耗时 21 ms

电池开启重卡时代

如今,电池重卡产品已蓄势待发,开始加速跑。日前,国家工信部公告了《免征辆购置税的新能源型目录》(第32批),其中有3款电池型。

2020-06-08

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只需实现规模化

经过数载的技术投入,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电池电堆、电池配套设备的研发体系,并具备了乘用、专用不同型的生产制造能力。事实证明,电池的未来可期并不是无中生有。

2019-08-16

韩国提出“经济计划” 到2040年将生产超过620万辆电池

截至2018年底,韩国累计生产了约2000辆电池,根据规划,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上升到10万辆;到2040年,电池产量将大幅增加到620万辆,其中330万辆用于出口。

2019-07-18

广长城加码电池 “由商转乘”尚需磨合期

此前,我国电池的推广主要集中于商用层面,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在乘用领域试水,但却迟迟未能打开局面。如今,广集团、长城企在电池乘用的加码,能否引发这一领域的格局变化?

2020-08-06

央地企业合作推动能与电池发展

2020-09-11 08:19:11 新华网   作者: 张超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福田有限公司、轻程(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三方8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电池专场论坛上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2020-09-11

丰田扩张在华版图

2020-02-05 11:15:45 中国报网   作者: 张玉  2019年12月30日,全国首批20辆采用日本丰田电池技术的苏州金龙海格电池公交交付常熟市

2020-02-25

渐入“快道”,距离百万目标实现还有多远?

发展渐进“快道”随着环保压力加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除了电气化外,现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作为开发重点。

2020-01-16

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的通知

若标注试验结果,特殊场景下消耗量标注值应不低于试验值;纯电动特殊场景下续驶里程标注值应不高于试验值。(三)备案号。

产品试点初见成效 产业化尚需时日

摄虽然小批量产品试点示范已经初见成效,但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全面市场化尚需时日,而且时间可能较长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日韩部分电池型销量下滑,但我国电池产量达1619辆,同比增长

2019-05-30

云南首台电池(样)试乘试驾活动举办

2019-10-12 08:16:24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9年9月25日,我省首台电池(样)在云内动力集团昆明客厂举行试乘试驾活动。

2019-10-12

新能源乘用零售销量首超

新能源乘用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油乘用,标志着新能源正成为市场主流。

创企研发随时可用技术 让自行生产零排放

2020-05-15 09:41:23 盖世   作者: 余秋云  据外媒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州初创公司Aluminum Gallium(AlGalCo)正利用随时可用

2020-05-15

我国首辆氨电池客发布

电池客。福州大学供图1月6日,由福州大学紫金公司(以下简称福大紫金)和厦门金龙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辆氨电池客启动暨签约仪式在福州大学举行。

2023-02-06

衣宝廉院士直面电池产业热点难点

近来,电池推广应用及能产业发展正迎来新一波高潮,从国家到地方,从政策举措到推广应用实践,电池行业已进入新“风口”。

2022-08-31

中石化计划年内建成100座加站,“两桶油”押注电池

8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在北京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时表示,预计今年投入新发展加站数量100座,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站。

2021-08-31

续航达2000公里:或迎来重大技术突破

近日,一项德国专利申请显示,大众集团正在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电池,可用于未来的生产模式。

2022-11-18

电池圆满护航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期间,搭载亿华通电池动力系统的近40台电池旅游大巴为庆祝活动提供交通保障,用零污染、零排放专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2021-07-26

现代集团之日发布“能愿景2040” 致力建立全球能社会

- 现代集团将于2023年推出第三代电池系统,提供100kW和200kW两种规格,相比第二代电池系统,成本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了30%,输出功率提升至2倍- 到2030年,现代集团以实现电池

2021-09-17

广州石化电池供中心将于8月投产

“广州不仅仅局限于电池的应用,而在国内首次将能引入广州能源系统,从能源的角度统筹谋划能产业发展,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和系统变革。这体现了广州能产业方面发展的前瞻性。”陈建荣介绍。

2020-07-31

新型制催化剂:成本低80%,或助力降低成本

这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80%的制成本,并大幅提升OER反应的稳定性。该成果已被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报道。

2019-05-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