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核聚变 | 耗时 19 ms

才引智事业兴 ——我市人才工作亮点综述

自2018年实施人才新政以来,我市人才集磁场效应逐年凸显,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3.7万人,博士868名。打造才磁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

“龙行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在南宁签署 深化央地合作加快打造新能源心产品群

公司将集优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与广西共同迎接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浪潮,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自主汽车品牌自立自强贡献东风力量。

《经济参考报》头版 焦柳州欧维姆 500兆帕背后的“神力”突破

欧维姆副总工程师邹易清说,它是许多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岩土、水利、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国内外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

做好“用、留”文章 凝人才向心力 ——焦我市人才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三

活动中,企业家们聆听了创业经验分享、法务和税务知识培训、金融政策讲座等,不仅凝了共识、提振了信心,更营造出民营企业家交流互鉴、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

柳州智造 以“智”提质 ——“科技助力 创新求”系列报道(二)

透视今年上半年柳州工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这一“关键量”无疑是驱动“柳州智造”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增量。”

强化“三个焦” 开创融水改革发展新局面

、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强化“三个焦”,开创融水改革发展新局面。

打造产业集平台

据了解,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广西(柳州)万洋众创城项目建设进度平稳有序,打造以文化旅游装备及相关配套加工、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平台,建设20栋工业厂房,可容纳35家中小企业

思路 创新方式 确保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市长张壮参加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全区、全市年中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这个战略首选方向,转思路、创新方式,确保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人才智力 助推产业发展

名市政府顾问分别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医疗与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深圳嘉道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龚虹嘉,主要焦信息技术

市科技局印发六项评价细则(试行) 焦关键问题 提升科技项目“含金量”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近日,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考指标验收权重评价细则(试行)》《柳州市科技揭榜制项目考指标验收权重评价细则(试行)》《柳州市科技高新技术专项项目考指标验收权重评价细则

“政校企”代表齐柳州,共谋良策 推动自治区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在自治区教育厅的关心与支持下,柳州持续深化产教科集融合,通过打造广西(柳州)汽车产教联合体、柳州现代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集区域产业和教育优先资源,有效促进柳州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柳州迎来一波新机遇新挑战 ——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西专场中的柳州元素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凝心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20多家企业齐一堂 畅谈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代表介绍,街区有不少网红店,他们计划打造深夜潮玩集地,把生活空间配套拉动升级,打造城中区新名片。

柳州工业 向“新”而行— —“科技助力 创新求”系列报道(一)

据悉,目前,围绕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我市已滚动谋划产业链项目83个,总投资预计43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引进了一批心项目。

汽车速器产品和技术创新发展

4月25日,记者在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的柳州上汽汽车速器有限公司装配车间看到,多台机器人不停地交替作业,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汽车速器诞生,走向市场。

职称申报须自行审查验期刊论文

近年来,职称申报材料的审加强了对学术成果的审查验。

乘势而上动能——4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乘势而上动能——4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春意盎然育生机。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年中工作会议 同心克难 改革向新 重振柳州 凝心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以扎实举措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同心克难、改革向新、重振柳州,凝心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

创新塑“” 产业筑“基” 绿色为“本” ——关注二○二四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及柳州活动中亮相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趋势

企业代表关心同行实现哪些新突破、带来哪些新动态,市民关心亮相的各类科技创新展品,将给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新化、新应用,5月25日至27日,记者走近展品,从一系列技术的创新成果中,感受柳州科技的创造活力。

【解读】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附图解)

优先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算规则标准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