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柳州港 | 耗时 22 ms

《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4年)》出炉 工业数字化表现获肯定

其中工业数字化表现获肯定。报告介绍,去年广西14个设区市数字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格局凸显。从发展布局来看,南宁、、北海、桂林和防城等市长期领跑全区。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2.2%

在东风汽乘用车发车中心的发车场,一批乘用车即将运往口。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10月28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加速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制造 乘风破浪 ——“通天下 向海图强”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务本求实,创新求变,坚定向海图强、加快开放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深中通道竣工通车 欧维姆作出突出贡献

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维姆”)以预应力系统解决方案,“画上”珠江口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关键一横,为珠江口交通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助力粤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

钢集团集装箱板热销 上半年销量超去年总量,同比增长196.38%

日报消息(通讯员秦智、唐文洋)7月3日,从钢集团传来消息,上半年,企业集装箱板销售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196.38%,创历史新高。

第三批市 “人才飞地”申报启动 有意向申报的机构可在6月14日12时前提交申报材料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6月3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第三批市“人才飞地”申报启动,本次申报的类别为研发机构类,有意向申报的机构可在6月14日12时前提交申报材料。

实现水陆运输无缝转换 江口作业区开运营4个月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0多万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报道摄影)“呜呜……”3月13日,伴随阵阵汽笛声,装载1000吨水泥的“万兴6809”号轮船徐徐驶离江口作业区1号泊位,沿着江、黔江、浔江等水域,驶向粤澳大湾区。

丰富产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新能源汽车一季度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

近日,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市汽车及零配件出口30.9亿元,同比增长3.7%。

产汽车源源“驶”向远方

南货运中心,装满汽车零部件的集装箱被装上火车。东新区一家汽车物流园里,工人们加紧装运产汽车。东新区一家乘用车基地,工人们在出口乘用车生产线上忙碌。

【企业专栏】一片“冰”心在“甜蜜” ——聚焦蔗糖加工企业:冰食品厂

作为广西蔗糖主产区之一的,就有一家在甜蜜事业耕耘了20多年的蔗糖加工企业,用主打的冰糖、红糖等产品,为老百姓的生活加点“甜”。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注入鱼峰改革“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市发出“同心克难、改革向新、重振”的铿锵号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建设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使命光荣、时不我待。

着眼产业发展 完善支撑体系 ——《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多措并举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日前,我市出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

挺起“产业脊梁” 书写“发展答卷” 广西第二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发布 总量保持第一

日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西第二批共40家链主型龙头企业,有6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拥有13家广西链主企业,数量位列全区首位。

市领导到北区调研服务企业 助企纾困稳预期促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带队到北区调研服务企业,强调企业与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企业发展好,才能发展好。

自治区北部湾办来调研推动“货走广西

日报消息(记者阎翔)17日,自治区北部湾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魏然一行来我市调研,就推动“广西货走广西”,了解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和对外开放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北部湾服务的能力。

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找融资,看《行长说融资》— —桂林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七大重点金融产品

本期我们邀请到桂林银行分行陈思思介绍了该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七大重点金融产品。它们是:科创融智贷:以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为质押发放的贷款。

【企业招聘】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4年第53期(总第311期)

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4年第53期(总第311期)信息来源: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制造业将迎来九大利好

日前,自治区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我市制造业将迎来什么利好?哪些行业企业将受益?政策红利如何转化为实际成效?

《关于开展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的通知》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集聚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2022〕7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和《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办法》(人社规〔2022〕10号,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