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柳州智造 | 耗时 21 ms

关于印发《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持续推进蒸汽动力系统优化,实施蒸汽网络优化及蒸汽平衡能化调节。高效捕集生产排放可燃气体,合理规划厂区燃料气走向,降低管网波动。

关于印发《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持续推进蒸汽动力系统优化,实施蒸汽网络优化及蒸汽平衡能化调节。高效捕集生产排放可燃气体,合理规划厂区燃料气走向,降低管网波动。

铆足干劲冲刺一季度

近日,在位于南区的广西珑龄汽车电子产业园内,记者看见物流车在园区进进出出,而在各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地赶订单冲刺今年一季度。

我市工业企业群策群力冲刺四季度 满弓紧弦 只争朝夕

11月30日,五菱机动力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车间共生产发动机4万多台。

谭丕创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调研

、市财政局开展调研座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抓工业、抓产业,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源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强市

城区搭“桥梁” 银企面对面 企业在城中区“政银企”对接会找到“金钥匙”

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行副行长张中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说,银行推动金融服务深入小区与物业服务延伸到小区康养领域的计划,有很多互惠共赢的契机。

推进制能化转型

  当前,我国制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不高,严重掣肘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要以能技术为牵引,为制能化转型助力。另一方面,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保障企业能化转型加快落地。  

2023-01-29

推进制能化转型

  当前,我国制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不高,严重掣肘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要以能技术为牵引,为制能化转型助力。另一方面,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保障企业能化转型加快落地。  

2023-01-29

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设备更新,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张昆峰介绍,通常情况下,改提升的成本远远低于购置新设备,以工程施工领域使用的盾构机为例,改设备成本仅为新设备的20%—25%。

柳州举行数字化贸易高峰论坛和推介会 联手大平台 助力电商走四方

今报讯(记者黎静 实习生陆益莲)为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市商务局、工信局等职能部门,于7月17日至18日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针对机械、螺蛳粉等不同产品,推出“商出海&

柳州,入选国家试点城市!广西首个!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通知,自11月起,国内24个城市入选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其中市成为广西首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的城市。

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应急管理实战急需,以提升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产品供给,加快推广应用,打应急机器人体系

张晓钦到市民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 聚焦群众期盼 紧盯企业需求 提升服务效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市委书记张晓钦到市民服务中心调研,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对标一流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群众期盼、紧盯企业需求,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打市场化

柳钢集团“4+X”高端产品集群加速形成

钢家电用钢产品装车外运。(钢集团供图)“今年1至7月,钢集装箱板销量已超100万吨,创历史新高。”

关于开展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的通知

推动老旧设备更新改,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开展纺织能制进园区工作,助力企业能化升级。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拓展终端产品应用领域,巩固提升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政校企”代表齐聚柳州,共谋良策 推动自治区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职业技术大学供图今报讯(记者黎静 通讯员秦杰)7月11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市教育局及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自治区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加强用能设备系统匹配性改和运行控制优化。提升钢铁行业清洁运输水平,因地制宜推动运输、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改

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集中资源支持 真金白银助力

据悉,2024年至2026年,广西将集中各类资源支持实施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群链升级、项目增量提质、改数转赋能、企业培优育强、绿色低碳转型、园区能级提升、开放引领发展等八大行动。

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三)营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关于印发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推广应用不断加强,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和能制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工程选用和市场消费动力不足。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