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08:35:55 落基山研究所今天,落基山研究所(RMI)与能源转型委员会(ETC)联合发布了《电力增长零碳化(2020-2030):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报告,强调了未来十年几乎全部使用零碳发电资源来满足中国新增电力需求的紧迫性及机遇
在我看来,由于现代产业链条高度融合,各个环节交叉关联,因此未来真正的碳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排放,而科技创新则将是打造端到端零碳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2021-08-05 13:25:56 浙电e家 作者: 李子仪 林芳芳 王慕宾 陈春好 8月4日消息 日前,国网浙江电力启动浙江丽水全域零碳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又如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探索,我们坚信:解决之道在于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而科技创新是关键。未来真正的碳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2021-10-19 08:58:46 科技日报 作者: 陈 曦 10月17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节约能源资源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双良节能
现将钱智民董事长讲话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百年红色血脉 以零碳智慧开创美好未来”的相关阐述摘要刊登,以便(国家电投)全体员工学习领会,在工作中落地落实。
△科思创已开始从其德国于尔丁根基地生产首款零碳足迹聚碳酸酯产品,兑现了其于2021年底前推出这些产品的承诺。根据经审核的生命周期评估,该产品实现了从摇篮到大门生命周期阶段的零碳排放。
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车乐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汽车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社会各界都早已开始行动起来,为构建未来的“零碳”社会出谋划策。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碳中和”的支撑。那么,为什么全球主要国家都提出要实现“碳中和”?
在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中,我想要分享一个观点:即未来零碳能源系统中,生物质能源是最重要的燃料。当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能源结构调整,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未来,红杉将不断深化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持续做时代的‘责任投资者’, 也希望与更多同行者一道,为打造‘零碳’未来付出努力。”
2014年,奥德永兴公司成立。10年间,该公司从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厂,一跃成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杨成县用八个字概括企业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风雨兼程。”
1亿吨根据预测,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