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智能汽 | 耗时 27 ms

柳州市12个项目获得自治区人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立项

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2024年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资金(人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立项名单,我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基于AIGC柳工故障问答数字人的开发与应用”等12个项目获得立项

动力更充沛 守护创富路 东风风行菱获两项第一认证

2024款菱M5近日,权威质量调研公司J.D.Power在其J.D.POWER 2024年度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公布了2023年中国车产品魅力指数和2023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排名报告,东风风行菱荣获

柳工新化全球创新中心举行开工仪式 抢占“”高点 厚植“”造力

“认证、认可、检验和检测,是上通用五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网联化道路网络将覆盖主要城区

柳州市东城集团联合星云互联推进231公里长、291个路口升级改造,网联化道路网络将覆盖柳州主要城区。

为柳州“造”点赞 ——外国记者团来柳采访挖掘柳州产业发展先进经验

外国记者正在体验柳工5G遥控装载机。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沈冉报道摄影)3月12日至14日,百国记者中国行——看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活动在柳州开展。

工厂有“慧”

8月26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之“八桂大地展新颜”采访团的记者走进柳工装载机工厂参观。记者在工厂里看到,工人与机器配合默契,2条生产线“火力全开”。

的开拓 ——柳州机械产业发展观察

柳工装载机工厂高效运转。 本报通讯员 韦镇麒 摄正如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创造新天地。”

释放创新活力 礼赞工匠精神 ——我市靶向发力重才引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清华大学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团队与柳州五菱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情投意合’,我们乐意与柳州常来常往,结合团队研发的驾驶等新技术,助力柳州企业提高创新力。”

柳州德濠造谷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柳州德濠造谷项目一期项目部分厂房已经完工。5月29日,记者在柳东新区官塘大道旁的建设工地看到,又一座新厂房正在加快建设。这是我市重大项目之一的柳州德濠造谷项目,建成后将为企业提供高标准厂房。

广西制造业“改数转网联”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柳召开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

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探索人工新型工业化等新路径

关于举办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系列活动之“数造新柳企,走进宝骏基地精益造工厂”观摩交流的通知

《柳州市传统产业焕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为加快我市制造业企业改数转网联,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赋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中心定于2024年5月22日举办柳州市2024年工业互联网

2024-05-20

发挥人才力优势 主动服务产业发展

终端及机器人是具备实现感知、交互以及大数据服务等功的新型产品,是“互联网+”和人工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对高校来说,肩负着发挥人才和力优势,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

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贡献慧力量

大家建议,要加快推动传统支柱产业焕新,支持实施好上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柳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柳工国际工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找准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新

慧”东风起 吹绿“工业树” ——聚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篇:更新设备促转型

在我市一家新源电池企业的车间中,柳州乾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在为化生产线的投产做最后的调试工作。

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

2020年9月,我国新车生产累计达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2023年7月第2000万辆下线;到2024年6月底,国产新车累计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

含“新”量稳增长 新动促转型 ——聚焦我市传统产业“焕新”

在上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的岛式精益制造工厂里,200多台机器人在云端数据调度下,进行“柔性化”生产,一辆辆崭新的化新车驶下生产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联”发展的通知

(二)提升网络力。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快探索人工技术在移动物联网络的应用部署,推动实现网络连接、资源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生,提升网络化水平。

强化金融动 培育新质生产力 ——看业内专家龙城“论道”如何打造第四大支柱产业

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在全球车行业中,网联车迅猛发展,不断催生车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柳州该如何抢抓机遇,加速壮大新车产业?“要充分发挥柳州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

蓄势谋向“新”加速 ——从2023年工业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持续加大看我市经济活力

2月,在北部生态新区电网产业园,新投产的高性车电子生产基地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包裹得严严实实,正进行精密零部件的生产。生产线的尽头,摄像头、显示屏等车配件有序下线。

柳州民生腾科创股权投资基金签约仪式举行 推动资本产业联动融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6月30日,柳工股份、广西引导基金、柳州产业集团、民生股权基金四方共同举行柳州民生腾科创股权投资基金签约仪式。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