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消纳助力保卫蓝 | 耗时 39 ms

让“三型两网”的图变成现实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 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工作报告,持续深入开展"三型两网"理论体系和政策研究,勇于担当作为,奋攻坚突破,要求以更高站位认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互联网企业建设

2019-09-04

地热+,让民心更暖天更

“地热是清洁星双良公司大开发地热资,为百姓提供清洁供暖服务,不仅是民生工程,而且是绿色工程,可以让雾霾少一点,让天多一点。”魏黎军动情地说。

2020-02-26

市科技局面向全市征集2024年企业技术需求 企提升核心竞争

日报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3月6日,市科技局发布通告,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征集2024年企业技术需求。

“智慧”东风起 吹绿“工业树” ——聚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费品以旧换行动方案》下篇:更设备促转型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费品以旧换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如火如荼推进,上篇本报聚焦我市汽车等产业,报道了我市如何抓住《行动方案》的政策机遇,促进产品销售。

“分布式”融入晋科技,激发企业低碳升级

碳排放问题的根在于化石的大量使用,而未来如何尽快摆脱化石,应重视清洁的比重。大发展光伏发电有利于减少化石的使用,对环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022-01-10

打造第三条大赛道 思科技进军光伏业务

11月3日晚间,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注册资本10亿元。

2021-11-04

国办印发重要行动方案,加大吸引外资

●深化商业养老险、健康险等行业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专业险机构在境内投资设立或参股险机构。

关于印发《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以下均需各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推动工业企业用设备更对采用列入现行《重点用产品设备效先进水平、节水平和准入水平》(简称《重点用产品》)且效为节水平以上的工业设备进行设备更和技术改造的项目

柳产汽车出口持续增长

日报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覃科报道摄影)“车壳通过斜置、平放,错位装入集装箱,可以节省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市领导到柳北区调研服务企业 企纾困稳预期促发展

日报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带队到柳北区调研服务企业,强调企业与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企业发展好,柳州才发展好。

《中国气候变化皮书(2021)》发布

—极端天气风险进一步加剧2021-08-05 08:29:44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辛雨  8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皮书(2021)》(以下简称皮书)

2021-08-05

原油生产大国青睐柳州汽车 东风柳汽借数字贸易深耕伊拉克市场

等待发运的汽车。5月17日,在东风柳汽柳东乘用车基地的成品库中心,首批50辆崭汽车依次被装进货车,随即出发前往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闻发言人在5月闻发布会上表示 制造业将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态势

从需求看,4月份社会费品零售总额持增长,货物出口恢复增长;制造业PMI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1%、50.6%,反映出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企业专栏】守正创 多元发展 ——聚焦青蒿素生产企业: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共建立了9个青蒿种植合作社,在帮农户增加收入的同时,有促进青蒿素产业的发展。

破茧 蝶变 跨越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企提质扩面增活

……“这样的成绩单是柳州全方位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企提质扩面增活的缩影。”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要求 抢抓“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机遇 全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伟京一行深入瑞浦赛克动电池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柳钢集团、柳州优必选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柳州工业运行情况,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自治区领导来柳调研要求 抢抓“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机遇 全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伟京一行深入瑞浦赛克动电池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柳钢集团、柳州优必选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柳州工业运行情况,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关于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和社会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广西博士后创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函》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和社会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广西博士后创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函》转发给你们,请有意向申报的单位于2024年3月8日前,将申报材料《广西博士后创实践基地申报表》

2024-03-05

为打造兴支柱产业贡献智慧

日报息(全媒体记者谢耘)9月13日,市政协召开“加快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柳州兴支柱产业”专题协商会。市政协主席陈鸿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我市本级财政补资金6.01亿元、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12.95亿元已下达相关县区

筑牢“大粮仓” 做好“土特产” 打好“就业牌”我市本级财政补资金6.01亿元、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12.95亿元已下达相关县区日报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我市安排市本级财政补资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