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换个“膜” | 耗时 16 ms

千亿战争:新能源风口的隐秘战场

这句话,也是锂电池产业链发展历程的一缩影。从普通3C设备储能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电隔制备工艺完成由干法主导向湿法主导的转变。

2021-07-14

中材科技拟37.5亿扩产加码锂业务

5月18日晚间,中材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锂之全资子公司南京锂拟在江苏省南京市投资建设“年产10.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生产线”。另外,公司拟对南京锂增资10亿元。

2021-07-13

“图灵”为锌电池开发提供新路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在锌基电池的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8-06

短期供不应求,成为锂电行业又一瓶颈

01产能周期已达24月隔是锂电行业少有的仍然依赖进口设备的环节。

2022-02-11

首块双面柔性薄组件测试完成

2020-09-29 10:32:48 光伏测试网近日,来自欧洲薄太阳能电池研究联盟(Solliance)完成了第一块双面柔性薄光伏组件的测试。

2020-09-29

国产高精度金属掩版成功量产

  本报讯 记者杨鹏岳报道 近日,国内金属掩版整体方案供应厂商寰采星科技生产的高精度金属掩版(FMM)实现成功量产,并已导入国内相关面板厂的AMOLED生产线。

2023-02-14

2019年太阳能电池封装胶发展预测

2019-05-09 09:47:21 深圳立木信息咨询据显示:太阳能电池封装胶处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中间位置,包裹住电池片并与玻璃及背板相互粘结。

2019-05-09

双反八年 晶硅吊打美国 薄在干什么?

表2:美国本土薄光伏制造产能在全球晶硅/薄之争中薄完败的背景下,美国的晶硅/薄路线之争,First Solar以其靓丽的业绩表明了其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完胜。

2019-11-06

竞逐TWh时代超250亿平米锂电隔需求

01 隔厂商加速扩产前不久,韩国SKI的电池材料部门SKIE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20年其电动车隔销量较2018年猛涨490%,预计未来三年或更久,其隔将从目前55%的销售额份额涨至约80%。

2021-07-13

固态电池时代还未到来,隔:我还不能走

从这角度来说,电解液、隔等技术,在未来10年左右也许会被淘汰,现在不被追捧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从另一方向来看,既然已经明确了5年后准固态规模商用,10年后用全固态。

2021-03-23

锂电隔业业绩分化 行业加快调整重组

这给国内隔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龙头企业积极扩产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隔企业的投资扩产热情依然不减。

2020-04-27

N型电池步入产业化元年,打开纯POE胶新局面

电池环节技术改变,封装要求对应加强N型需求起量将对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格局带来影响,其中对电池封装保护要求的提高,直接影响组件胶市场份额的变化,POE胶产品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022-01-07

“绿电”制“绿氢” 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电解水制氢示范站投用

11月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近日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PEM)制氢示范站在所属燕山石化启动投用,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国产PEM制氢设备打通了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整套流程。

2021-11-10

钾离子电池电解质界面研究获突破

,将电解质界面的厚度控制在了2—4纳米范围内。

2020-06-30

锂电隔疯狂扩产:星源材质想要重夺C位?

而隔,作为电池的四大材料之一,其相关企业却并不为人熟知。更不用说,中国隔产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酸历史。一产业的发展往往混合了大量的偶然,中国第一卷隔的诞生,和一叫陈秀峰的年轻人有直接关系。

2021-11-19

撬动薄太阳能万亿市场,汉能李河君的10年创新路

李河君认为,基于高效的、柔性的薄发电技术,人类告别了通过传统的燃烧获得和使用能源的方式,每体都能成为发电的主体,人类将进入一以分布式为趋势的发电方式的新时代。

2019-06-20

青海动力及储能电池隔实现规模化生产

,标志着我省动力及储能电池隔项目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将有效缓解市场上高端隔依赖进口的困境,提高我国锂电池隔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带动隔材料、电极材料和锂电池等多相关产业集群发展。

2019-07-22

铜铟镓硒薄太阳能电池:光伏储能产业的新未来

上片、清洗、激光刻线、镀、热处理、效率测试、产品检测、组建包装……经过20多环节,成型的铜铟镓硒薄太阳能电池模组精准地被放在指定位置上,整生产线上仅有几名工作人员盯着电脑查看参数。

2019-07-10

需求将达55亿平 今年隔投扩产已超200亿元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隔企业扩产竞赛也在加速升级。电池中国注意到,仅最近一月内就有星源材质、中材科技、沧州明珠三家龙头企业宣布扩增产能,规划的产能累计已经超过了42亿平米,拟投资金超过143亿元。

2021-07-15

降低污染物分解温度 让材料再生更节能

2020-02-25 08:20:17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健高 刘佳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分离与催化研究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功能钙钛矿氧化物多孔及节能再生技术

2020-02-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