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德国大力资助本土电池 | 耗时 43 ms

柳州工业 向“新”而行— —“科技 创新求变”系列报道(一)

据悉,根据协议,双方将加政策扶持和源投入度,共同支持实施“龙行工程”,打造新能源核心产品群。

【企业专栏】把握市场风向 实现“换道超车”——聚焦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柳州奥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奥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永兴公司”),一套套高强钢辊压盒,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之一。截至2023年,该公司累计下线超百万套盒,当年实现产值超2亿元。

2024-06-17

推动绿色转型 填补家空白

柳工主导编制的家标准包括《方机械 术语》《方机械 纯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方机械 高原隧道用纯动轮胎式装载机》3项,参与编制的包括《方机械用动 第1部分:安全要求

“名企外宣” 柳州制造“际朋友圈”不断扩

“名企外宣”目的是增强家软实推企业走出去,赋能商品在全球销售,加快形成以循环为主体、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欧维姆自主研发的同步控制系统发 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桥拱肋成功提升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6月4日,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维姆)传来喜讯,2日,欧维姆采用最新自主研发的同步控制系统,把传感器数据及运行状态及时上传云平台,为可视化数字屏提供实时数据

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自治区批复 柳州五县未来发展“路线图”出炉

近日,柳州市自然源和规划局公布了自治区关于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房产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地使用税政策

  【政策类型】行业性政策  【涉及税种】房产税、城镇地使用税  【优惠内容】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地使用税。  

强化金支持和政策联动——设备更新,财税政策来

近期,中加快推进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这一行动旨在促进投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工作政策补金的通知

1.投增量补。对项目2024年三季度实际完成投较2023年三季度投增量部分,按最高不超过增量投额的0.5%给予补,单个项目补金额低于5万元的不予补。2.重项目补

张晓钦率队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时强调 靠前服务做优保障 持续壮实体经济推动柳州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赛克瑞浦动系统有限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积极提升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竞争。张晓钦详细调研企业20GWh动系统项目建设情况,并开展现场服务。

家级柳州人源服务产业园柳江区人源服务工作站挂牌成立 帮群众就近就业充分就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通讯员张雄)7月11日,家级柳州人源服务产业园柳江区人源服务工作站在柳江区人源市场挂牌成立。

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第一阶段5GWh产线投产 为新能源产业添动

正在建设中的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5月8日,记者在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内看到,该项目第一阶段的5GWh(亿瓦时)产线已投产,预计今年5月底至6月初实现量产。

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第一阶段5GWh产线投产 为新能源产业添动

正在建设中的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5月8日,记者在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内看到,该项目第一阶段的5GWh(亿瓦时)产线已投产,预计今年5月底至6月初实现量产。

广西公示38家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企业 柳州9家关联企业进入供给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 实习生滕运)5月8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企业,确认有38家企业纳入,其中与柳州有关联的9家企业进入

关于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拟入单位名单公示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拟入单位名单公示为加快广西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新型工业化,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

15个市级科技重专项通过验收 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转化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第一代新能源驱动装载机研制及产业化应用”“桥梁智能施工装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全球小型动车高性能无模组动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15

我市首部“多规合一”市级空间总体规划出台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昨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柳州市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加快修订《动汽车用动安全要求》(GB 38031),完善动安全技术要求,明确动热失控安全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提升动质安全水平。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