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张家口乘“奥运”东风 | 耗时 23 ms

柳汽新增一国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年轻人搭建向上攀登的通道

开展培训(柳汽供图)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3年国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柳汽全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榜上有名。

龙快递车 助力快递业 20000多辆龙车活跃国内市场

在新冠肺炎疫情“宅”的几个月中,许多庭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线上购买、快递员送货成了重要的渠道。

头正劲的换电模式能而起吗?

2020-09-04 08:10:43 成都商报   作者: 袁野 吴丹若  头正劲的换电模式能而起吗?“换电站现在给人的感觉和前几年想充电找不到充电桩一样。”

2020-09-04

联会:5月新能源用车同比微增5.4%

2019-06-13 10:16:31 第一电动网6月11日,联会发布2019年5月份全国用车产销数据。

2019-06-13

丰富产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柳州新能源汽车一季度出保持高增长态势

“柳州海关推动落实‘批量转关’‘属地申报、抵港直装’改革,支持新能源汽车海铁联,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建立自贸协定关税减让对比清单,指导企业申领RCEP证书,部分产品印尼进关税税率由5%下降到零,预计一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约

【企业专栏】把握市场向 实现“换道超车”——聚焦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柳州德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柳新区的柳州德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永兴公司”),一套套高强钢辊压电池盒,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之一。截至2023年,该公司累计下线超百万套电池盒,当年实现产值超2亿元。

2024-06-17

第21届中国-盟博览会高官代表团来柳考察 深化合作助力更多“柳字号”产品出海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近日,中国-盟博览会秘书处组织第21届中国-盟博览会高官代表团来柳考察交流。

“以后买车还买龙卡车!”龙M3小钢炮自卸车上市即大卖

近日,柳汽龙汽车旗下一款重磅产品——龙M3小钢炮自卸车在湖南长沙上市,活动当天便斩获69辆订单。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要想赢得客户青睐,就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精准的产品满足用户所需。

联会:1月新能源用车零售销量达34.7万辆 同比增长132.0%

2月1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联会)发布2022年1月份全国用车市场分析。

2022-03-02

联会:新能源汽车营补贴应该包含用车

2020-08-27 13:41:08 联会1、8月用车市场周度零售持续走强8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是3.0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7月第一周增长8%。第一周的零售表现平稳。

2020-08-27

龙H7获誉“年度最受欢迎快递快车型”

论坛对2019年度最具贡献的企业和产品进行表彰,柳汽龙H7获誉年度最受欢迎快递快车型。

龙H7,帮助司机轻松跑“绿通”

“绿通”指的是鲜活农产品输绿色通道,“绿通”输有高时效性的要求。柳汽针对“绿通”输特点和需求,打造了一款“绿通神器”——龙H7“绿通”高效“大房车”。

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推介活动在柳州举办 行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

柳汽提供专场试试驾服务。活动现场。昨日,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推介活动在我市举行。

七大“柳字号”产品亮相中国品牌日 展现“柳州制造”

广西遴选了39企业参加活动。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市有7企业参展,涉及汽车、机械、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片、牙膏等产品,它们都是柳州的城市名片,也在全球舞台展示着中国品牌的魅力。

柳州“智造” 行天下

3月13日,柳汽位于柳的发基地,600多辆行新车整装待发,目的地是欧洲。其中,350辆将历经一个月的海上旅行,前往意大利。

2025-03-19

联会:6月新能源用车批发销量8.56万辆

2020-07-09 08:35:39 第一电动网   作者: 邓娅  7月8日,联会发布2020年6月份全国用车产销数据。

2020-07-09

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用车销量850万辆 渗透率将达36%

财联社1月10日讯,联会发布2022年12月份全国用车市场分析。

2023-02-17

世园会:氢能源摆渡车免费

-05 08:12:41 科技日报   作者: 华凌  记者8月3日从北京世园局了解到,北京世园局和北京市延庆区推出四大便民参观游览世园会的交通服务措施:氢能源摆渡车免费

2019-08-05

“协同效能”激活发展新引擎 ——从柳汽携手优必选科技看我市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努力与成效

近日,柳汽用车总装车间来了一位新成员——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在车间里,它通过在生产线上参与实训,未来有望和人类成为“同事”,甚至在更为复杂的生产场景中,替代人工作业。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