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广西电网:15.8万 | 耗时 16 ms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拥有百年工业史的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广西工业领头羊,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现有职业院校25所、近14名在校生。

强基层 促产业 谋幸福

融安县大坡乡始终加强对《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和实践,班子带头领学,各村“两委”在“三会一课”、工作例会深学,广大党员干部主动细学。

科技赋能,“柳州甜”香飘更远

广农业生产机械化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关于强化人社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推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广泛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小微型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及时化解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

今年1至5月,我市共为2.74万家企业降费减负2亿元 以实际行动援企稳岗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1至5月,我市共为2.74家企业降费减负2亿元,其中失业保险降费减负1.49亿元,工伤保险降费减负0.51亿元,持续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柳州,入选国家试点城市!广西首个!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通知,自11月起,国内24个城市入选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其中柳州市成为广西首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的城市。

为企业护航 为发展助力

“工业用收费高呀。”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三江工作分队队长吴帆将张国富的话记在心上。之后,他和同事们广泛走访相关企业和部门单位,并到外地取经。

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

建立“政策直通车”制度,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就业创业等各项涉企就业政策,推广“直补快办”模式,精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上半年我市经营主体总量和新登记企业数量实现“双增长” 新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10.55%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今年上半年,我市登记在业的经营主体总量达37.11户,同比增长1.59%;全市新登记企业7281户,同比增长10.55%。”7月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喜讯。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4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的通知

桂工信科新〔2024〕803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企业: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的通知》(桂工信科新〔2024〕463号)要求,经企业自主申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荐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近年来,我国动自行车产销量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动自行车4228辆。动自行车使用的蓄池主要有铅蓄池和锂离子蓄池两种。

自治区科技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广西科创飞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9月4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促进广西科创飞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柳州CPI同比环比“双降” 11月份同比下降0.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

原因首先是商家对部分话机开展“双11”促销活动,折扣力度较大,话机价格下降3.2%;其次是我国成品油价格下降,其中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2.8%、3.1%。

《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解读/图解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为制造业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推进计划可覆盖“三新”、“一强”单个或多个方面,须分别提出绩效目标,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元。(二)遴选推荐企业。

【企业专栏】逆境重整旗鼓 打造本土品牌 ——聚焦香杉实木生态板制造企业: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香杉战略储备基地”的融安县,拥有专业香杉加工园区2个、木材加工企业230多家,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壮象木业”)是其中一家。

发挥示范作用 激发消费活力

第三批“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涉及领域广,不仅涵盖了餐饮管理、汽车服务、酒店住宿、医疗美容、文化旅游等行业,经营地点还遍布我市各县区。

我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6.01亿元、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12.95亿元已下达相关县区

在夯实我市粮食安全基础方面,市财政局安排了中央下达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5577元、自治区下达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90元,推动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取中央农业发展资金

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如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具体依据以下内容判断:  (1)基础研究不预设某一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主要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可针对已知或具有前沿性的科学问题,或者针对人们普遍感兴趣的某些广泛领域,以未来广泛应用为目标

《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解读(附图解)

意见》修订背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首台(套)首批次进入市场初期的推广应用难问题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