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南方五省区2020年 | 耗时 22 ms

柳钢集团产线提档升级有重要进展

宽厚板主要应用于造船、能源、工程机械等领域,在创效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光伏“十四”前景一片大好 光热“十四”将如何定位?

2020-12-11 09:27:42 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10日召开的2020中国光伏行业会上表示,预计今光伏新增装机可能达到3500

2020-12-11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 柳钢、柳工再次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7月2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4《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上榜的500家公司收入总和超过中国当GDP的81%。

制造业、科学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如何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一文带你了解

4.自2019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柳钢集团排名上升

记者从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获悉,广西有9家企业上榜,较上增加2家,上榜企业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单第238位,成为唯一登榜的柳州企业。

关于印发202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317号各有关单位:按照《2024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部署,我部编制完成2024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第2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节能 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企业专栏】自主研发之路且行且坚 ——聚焦柳州预应力设备生产企业: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75厘米到25厘米的跨越,是李建强和公司研发团队近十的钻研成果。2006,在预应力行业深耕近十的李建强大胆尝试自主创业,身份从我市一家预应力企业的从业者转为柳州泰姆的创造者。

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355亿元 同比增长7.7%

(资料图片)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7月3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1月至6月,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355.21亿元,同比增长7.7%。

智能化助力企业产销两旺

据了解,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具备产3.1万台装载机、2000台平地机的能力,研发和制造装载机吨位覆盖1吨到25吨,包含纯电动装载机、混动装载机、静液压装载机、5G遥控装载机、无人驾驶装载机等,并支持个性化定制

关于认定柳州市第十一批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柳科通〔2024〕47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企事业单位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柳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修订)》(柳科规〔2024〕1号)和《关于开展2024柳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认定柳州市第十六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

柳科通〔2024〕46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企事业单位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柳科规〔2024〕2号)和《关于开展2024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

抓住新机遇 重塑制造业

来,机器人正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纪90代,柳工就在行业率先引进了焊接机器人。

柳产船舶用钢销量稳步增长

1月至6月,柳钢海洋及船舶用钢累计销量稳步增长。据了解,海洋及船舶用钢包括中板、热卷等产品,是柳钢集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的钢材品种之一。

工程机械生产忙 产量环比有增长

昨日,记者在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看到,工人操作智能设备组装不同型号的挖掘机,加足马力,冲刺全目标。“现在有3条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生产的挖掘机吨位在15吨至90吨之间,每月的产量都有所增长。”

引入企业拓展产业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鹿寨县麻竹笋喜迎丰收供不应求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优势,近来,拉沟乡因地制宜发展麻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拉沟乡竹林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预计产值达720万元,麻竹已成为拉沟乡群众的“致富竹”。

一图读懂《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

政策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24第20号

助力柳州企业开拓拉美市场

面对各企业代表的提问,巴西巴中友好合作协会副会长、巴西中国商贸文化发展合作协会副主席江弘分享了自己在巴西深耕多的经验和体会。

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创新中心项目封顶

据了解,今3月底,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创新中心破土动工,施工平稳有序推进。

车企生产忙 冲刺四季度

来,我市各车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快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产品群。图为工人加紧生产新能源汽车。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