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北京汽车:新BEIJ | 耗时 29 ms

能源展受关注

日报消息(通讯员秦胜聪、蒙成远报道摄影)5月1日,为期3天的融水苗族自治县2024年广西“33消费节”暨第二届能源巡展活动在县城芦笙广场举行。

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能源推介活动在柳州举办 风行能源备受关注

东风柳提供专场试乘试驾服务。活动现场。昨日,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能源推介活动在我市举行。

居民“以旧换”意愿升温 消费潜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华社5月16日电(记者丁雅雯、吴慧珺)自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行动方案》以来,多个省份相继发布实施方案或操作细则。

以旧换补贴提高 报废回收企业忙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报道摄影)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的若干措施》,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辆报废更可以获得补贴。

多措并举让消费者以旧换更有获得感

     华社5月2日电(记者 谢希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正在全国各地铺开,如何切实惠及消费者?

柳州能源“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高校就业联盟成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6日,在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科创中国——2024年“龙城人才周”之柳州能源“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广西能源实验室等专项申报指南出炉 支持研发单位打造 高水平科技创平台

其中广西能源实验室能力建设专项申报指南(以下简称能源实验室专项申报指南)与我市密切关联。

能源加速奔跑 产业矩阵加快形成

通用五菱的智能化能源生产线。12月6日,记者从上通用五菱获悉,五菱宏光MINIEV系列型累计销量突破140万辆,11月销量达3.8万辆,销量再攀高峰。

五部门关于发布2024年能源下乡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2024年能源下乡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412号各省

塑“核” 产业筑“基” 绿色为“本” ——关注二○二四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及柳州活动中亮相的科技成果转化趋势

还支持快充和交流充电桩两种充电方式。截至4月底,该(插混系列)销量突破52000辆。面向商用市场,耗时13个月,柳州五菱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出中型纯电动厢式运输——“黄金仓”。

消费品以旧换 | 江苏:突出“三个聚焦”提升家装厨卫“焕”热力

江苏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年”工作要求,深入拓展“苏消费”系列活动,聚焦政策叠加、省市联动、政企协作,扎实推进家装厨卫“焕”,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政策落地见效

柳产再次名扬印尼 上通用五菱能源成为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官方指定用

150辆来自上通用五菱的能源作为官方指定用,不仅服务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学界、企业、国际组织等官员和代表,也向全球展示中国制造、柳州能源的风采。

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会首站启航,赋能柳南企业开启篇章

下一步,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组织宣讲团到各城区巡讲,进一步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专栏】在创中发展 在转型中“破圈” ——聚焦能源零部件企业:柳州微研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技术企业,微研天隆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变化,从传统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老产品”起步,逐渐转型为能源驱动电机铁芯及部件的精密加工,为我市乃至全国的企业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壮大兴产业 勇闯的赛道

柳州高区(柳东区)上榜首批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并成功创建广西(柳州)国家级联网先导区;博泰智能网联产业制造基地智能制造工厂项目、思必驰智能制造工厂等项目实现投产;赛克科技入选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单位

大规模设备更、消费品以旧换,最进展→

推动一轮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行动方案》,各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陆续印发。

升级设备 创快速发展

间数控加工中心。5月23日,在位于柳南区的柳州河西高区内,柳州市工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间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

激发创创造活力 赋能产业焕升级 我市制造产业授权发明件数占全区同类授权量近8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日前,记者从市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项目激励“组合拳”,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激发创创造活力,积极赋能产业焕升级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链有机衔接

我们将科学引导职业院校做好发展规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链有机衔接。”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