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冷轧薄宽钢 | 耗时 15 ms

跨国“会诊” 广西厂首次运用5G+AR技术智慧维修远程协同

日报消息(通讯员李德毅、覃国专)5月21日,广西厂运用5G+AR技术,对镀锌机组气刀部分功能恢复这一“卡脖子”问题进行跨国远程视觉“会诊”,成功解决多个困扰已久的设备维修难题。

又软的半导体新材料可制微纳光电器件

2019-04-04 09:27:20 科技日报原标题:又又软的半导体新材料可制微纳光电器件性质柔软、厚度只有几纳米、光学性能良好……记者3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王琳教授课题组制备出一种超的高质量二维碘化铅晶体

2019-04-09

集团中板厂发力高端产品高强Q550D开发成功

日报消息(通讯员何涛)近期,高强Q550D在中板厂常化炉顺利完成热处理,这是该厂首次突破Q460等级,开发出高强度工程机械用新产品。经过力学性能测试,强度、韧性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铁行业的新形势,柳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实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阿里AI上岗南京铁 精准识别发丝级板裂纹 板质检难题破解 工人不再脚踏高温板日行万步

  细如头发丝的裂纹会严重影响板质量,其检测一直是行业老大难,需要工人踩在高温板上,打着电筒仔细寻找,一天走上万步,既辛苦还容易看走眼。

2022-04-08

新国标筋 通过国家型式检验

日报消息(通讯员陈曦)6月6日,柳质量管理部收到国家建筑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柳新国标筋型式检验全部合格,表明柳生产的HRB400E、HRB500E牌号热带肋筋全部符合新版国家标准

央视《百年百城》聚焦柳 全国首个5G云上厂酷炫来袭

其中,“千锤百炼成”篇章重点展示柳集团在生产技术、创新研发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柳造”扬帆而上驶向深蓝 ——柳集团抢抓对外开放机遇之观察

港口码头正在吊运柳材 本报通讯员 李德毅 摄今年前4个月,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集团)实现出口订单7.38万吨,创汇4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0%,中厚板、产品、热产品受到越南

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项目为“高等级汽车用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为防城港铁基地提供了研发范例■提升了广西铁的产品档次■是广西冶金行业“二次创业”的成功典范日报消息(通讯员叶姜、陆坤宁)4月9日,2019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召开

破“疫”前行筑底气 迎难而上淬真“金”——柳集团用组合拳打通产供链“堵点”综述

“反转”,柳发货量每天接近1万吨跟随工作人员,笔者来到了厂,在偌大的成品库、后库里,一辆货车正在吊装卷,眼前只有零星的几卷。“库存快清空了。”

玻璃“大与”背后的两难选择

近日,业内相关人士鼓吹组件玻璃将会向着更大、更的趋势发展,完全将组件的安全可靠性抛却脑后,本文将就此话题阐述在玻璃强度没有提升的前提下,玻璃变大变后将会引发怎样的可怕后果。

2021-07-16

凭借精湛工艺 拓家装市场

在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原片经过切割、磨边、清洗、高温化等一系列处理后进入操作台,通过清洗烘干、自动立式封胶等工艺,最后工人利用中空玻璃下片吸盘将产品转移打包(如图)。

防城港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投产项目计划总投资450亿元

今报防城港讯(记者张冠年)6月28日,当滚烫的铁水从防城港铁基地项目1号高炉流淌,火红的坯从加热炉送出,标志着备受瞩目的柳防城港铁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正式投产。

经济日报社调研组到柳集团采访“绿色柳”“智造柳”引关注

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介绍柳集团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做法。

市场“新宠” 潜力无限——柳集团新能源汽车用单月订单破万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报道摄影)昨日,一卷卷包装好的新能源汽车用陆续从柳集团厂下线,工人驾驶行车从堆垛上吊起装车,准备发给客户。

通过质量/环境/安全/能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2019-04-30 09:30:02 中国材价格网过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审核组5天的审核评定,4月19日下午,河公司通过质量、环境、安全、能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2019-04-30

集团交出二○二○年粗产量亮眼成绩单 位列全球企第二十位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6月3日,世界铁协会发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6月3日,世界铁协会发布《世界铁统计数据2021》。该数据根据2020年粗产量情况对全球铁企业进行排名并发布全球前50大铁企业榜单。

铁精品“造起来” 产品研发“跑起来”——柳重金激活创新源头活水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最近,柳集团高强搪瓷TC300L基板在热厂1450mm生产线试制成功,质量稳定、性能优异,完全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丰富了热厂高附加值品种结构,提升了柳集团热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广西最细丝在柳诞生直径0.3毫米仅相当于5根头发粗

日报消息(通讯员蒋国华、李西德、黄艳)近日,柳集团自主开发的LX70A帘线盘条在柳实业公司桂龙金属制品厂成功拉拔直径0.3毫米丝,单丝直径只有5根头发粗,为广西最细。

奋力书写 绿色发展的“防答卷”——柳集团防基地持续打造绿色铁工厂新典范纪实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