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现 | 耗时 46 ms

2020年开始正式运行

近日记者跟随国资委新闻中心一起实地探访集团,通过调研这个自治区体系(西网)的建设运营者来感受体制改革的成就与新作为。

2019-12-12

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

2019-06-27 09:48:13 新华社货市场26日启动模拟试运行,一直以中长期为主的市场开始实施

2019-06-27

争到2026年实 加工贸进出口超1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提升加工贸发展水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大承接产业转移,全市加工贸规模在稳步扩大的同时,创新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到2026

推进柳州建设代制造城

在“强化集约集聚,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章节,《规划》提出,引导和支持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周区域协同发展。重点提升柳州市、桂林市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带动周区域高质量发展。

我市上市企业表如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8日,A股迎来国庆假期后首个日,A股三大股指收涨。其中,沪深两市成额历史上首次突破3万亿元。我市上市企业表如何?

数造新柳企——走进小巨人企业广西德科技活动成功举办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莫春燕致辞广西德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光意在活动上分享了企业发展历程及数字化转型建设经验,德科技从2005年至今,经历三次转型升级,第一次由贸型向实体制造型转行,第二次由实体制造型向成本领先行转型

市领导开展创城实地调研指导 场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5月29日,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贤斌率队采取随机暗访的形式,对柳南区创城点位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解决居民的难点、堵点问题。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逐步显 汽车消费市场增添新动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国家大推动家、汽车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

灵犀动1.5T混动发动机实量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报道摄影)4月22日,上汽通用五菱灵犀动1.5T混动发动机量产启动仪式在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克科技”)举行。

旅游装备项目建设雏形

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旅游防护用品基地(四期)部分厂房已雏形。昨日,位于柳北区工业园区的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旅游防护用品基地(四期),4栋标准厂房已封顶。

《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4年)》出炉 柳州工业数字化表获肯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昨日,记者从市大数据发展局获悉,自治区信息中心(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新近发布《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4年)》,对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进行全息式、维度分析。

柳工一季度实营收利润双增长 彰显我市机械产业强劲韧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营业收入79.39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58.03%……日前,柳工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柳工实营收、利润双增长,走出逆势上扬曲线,

柳州印发实施方案 2030年前全市城乡建设领域实碳达峰

争到2060年前,全市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绿色低碳转型,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

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加快构建代化产业体系

柳州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着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代制造城,构建“3+3+X”代产业体系,为同心克难

地出台具体行动方案——以旧换新促消费

制定《自治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任务落实方案》,突出产业发展、项目谋划、统筹推进、民生安全等7个方面容。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辅导<em>交</em>流活动成功举办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辅导流活动成功举办

10月10日,“2024年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经验流”活动在广西龙行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楼路演厅成功举办,来自我市40名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七大“柳字号”产品亮相中国品牌日 展“柳州制造”风采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市有7家企业参展,涉及汽车、机械、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口片、牙膏等产品,它们都是柳州的城市名片,也在全球舞台展示着中国品牌的魅

张晓钦率队调研指导创城工作时强调 以创促建以创促变以创促发展 确保创城各项工作实新进展取得新突破

、在提升工作质效上再发,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变、以创促发展,确保创城各项工作实新进展、取得新突破。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年中工作会议 同心克难 改革向新 重振柳州 凝心聚推进中国式代化柳州实践

要着抓好工业稳增长和向新发展,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代制造城”这个柳州发展的战略首选方向,大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新兴产业壮大工程”,启动实施“高成长性工业企业产值三年倍增”和工业上台阶“

上半年我市经营主体总量和新登记企业数量实“双增长” 新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10.55%

在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方面,我市积极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落实全区企业名称争议裁决工作改革,在全市范围推行“企业身份码”“经营主体服务码”改革,拓展子营业执照应用,逐步实“一企一照一码”。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