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14:55:20 上证报 作者: 陈其珏 9月8日,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
经过严格的层层安检,身着洁净服,头顶安全帽,投资人来到2万吨FBR颗粒硅模块化项目现场。技术人员对FBR颗粒硅工艺流程、装备成套、工程安装、物料平衡、构筑物等方面的首创成果逐一讲解。
近年来,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增速持续向上,也使得全产业链均处于扩张阶段,但是相比起硅片、电池片等环节,硅料整体扩产规模较小同时扩产周期也较长,所以导致下游的扩产增速高于硅料,从而引发了硅料的供不应求和高价位的局面
掺杂比例过高会引起摩擦成粉现象,影响大规模生产的成晶率问题;此外颗粒硅还存在氢跳问题,具体指颗粒硅表面吸附氢气,未充分加热的情况下接触硅液引起的溅硅,可能污染硅棒使其成晶率降低;上述问题未来有望通过改变投料方式和调整热场控制得到解决
数万吨级产能落地在即,颗粒硅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据了解,在颗粒硅产能规模上,保利协鑫于2020年底已达1万吨,将于2021年3季度末实现3万吨量产,2022年上半年实现5.4万吨全部达产。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表示,这标志着颗粒硅规模化量产进入10万吨级模块化复制的快车道,而协鑫科技也成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颗粒硅研发与制造领导者。
技术突破:颗粒硅实现商业化量产市场化应用众所周知,在光伏产业链上,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五大环节。其中,硅料和硅片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环节不仅制造及研发门槛高,而且资金投入极大。
保利协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项目投产标志着保利协鑫颗粒硅有效产能已由此前的1万吨提升至3万吨,公司已完全具备颗粒硅产能‘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复制能力。
公告称,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设计产能10万吨,是全球首个完全采用“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思路、全新建设运行的颗粒硅十万吨级单体项目,该项目顺利投产代表颗粒硅产能正式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
随着协鑫科技FBR颗粒硅“三足鼎立”态势的日趋落地,产能释放产量井喷,颗粒硅以其“建设投资少、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碳足迹优异”等独特优势,正越来越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实证和高度认可。
保利协鑫与上机数控达成合作,双方拟于内蒙古共同投资、研发、生产30万吨颗粒硅项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江苏中能与无锡上机拟就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进行合作。
保利协鑫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新项目投产标志着保利协鑫颗粒硅有效产能已由此前的1万吨提升至3万吨,公司已完全具备颗粒硅产能‘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复制能力。
而近期基于硅烷流化床法技术的颗粒硅大规模量产,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有媒体将其称为“黑科技”,认为颗粒硅技术可能颠覆目前多晶硅领域的生产供应格局。
8月5日8时18分,磨盘山下掌声如潮,在一声长长的鸣笛声中,满载颗粒硅的大货车从位于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龙翔路1001号的乐山协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盛装启程。
“这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为典型的碳中和产品。”朱共山表示,“2—3年内,颗粒硅电耗将降至15千瓦时/千克,产品综合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再降2/3。”
寻材问料近日,宁夏发布2021年认定的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因首次实现颗粒硅在大尺寸热场中试验成功,同时掌握了在业内最先进炉型中使用颗粒硅的技术,宁夏协鑫晶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协鑫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硅料,均采用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这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术。而与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相比,硅烷流化床法(FBR)生产的颗粒硅体积更小,能耗和成本大大降低。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