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从“坚决”到“深入” | 耗时 26 ms

柳州工业 向“新”而行— —“科技助力 创新求变”系列报道(一)

我们2014年开启工程机械电动化研发以来,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线,覆盖装载机、挖掘机、高空作业车及叉车等多个领域,小型大型、轻载重载都有电动型号,目前在11条产品线上实现了电动产品的全面布局。”

“至暗时刻”“风光无限”,中国光伏十年蝶变

由此,中国光伏行业开启漫漫攻之路。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政策,资金市场、财税土地,迅速营造出有利于国内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022-08-23

加速!柳州制造 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是12月6日,记者在位于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的广西移动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看的情景。

柳工实现“开门红” 1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4.8%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柳工获悉,今年1月,柳工海外销量同比增长14.8%,实现1月“开门红”。

狂跌超40%,碳酸锂“抢”“让”只用了三个月

“抢锂”“让利”去年11月的价格见顶,今年2月28日跌破40万元/吨大关,短短三个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较最高位下跌了近30%,且与最新34万元/吨的报价相比更是跌了40%不止。

2023-03-29

广西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刘宁主持并介绍有关情况 蓝天立鹿心社出席

刘宁表示,3月6日上午,广西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体会,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伏锂电,新能源场景端百花齐放

在新能源行业1N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场景端正在渗透不同角落……,我们看很多基于场景的产品创新或者基于产品的场景拓展,百花齐放。

2022-03-17

光伏锂电,新能源场景端百花齐放

在新能源行业1N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场景端正在渗透不同角落……,我们看很多基于场景的产品创新或者基于产品的场景拓展,百花齐放。

2022-03-14

【企业专栏】新动能引领 激活市场潜力 ——聚焦智能交通系统设备制造企业:广西苓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初,柳州市城市管理局与柳南区政府联合招商引资,大湾区的圳市引进圳苓贯科技有限公司来柳投资。2021年5月,该公司在柳州成立子公司广西苓贯公司。

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

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

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先进制造,实现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通关键堵点 释放潜力活力 ——我市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成效

,搭建起一点发全国、全区域的城市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有力提升了柳州市公路物流的流转效率,在让更多“柳字号”产品这里运往全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使许多国内外商品走进柳州市场。

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自治区领导来柳州调研区直国企要求 发挥稳增长“顶梁柱”“排头兵”作用

苗庆旺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策部署,切实发挥国资国企稳增长“顶梁柱”“排头兵”作用

张壮主持召开三月经济运行分析会要求争分夺秒“抢” 攻坚克难“干”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终端见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3月26日,市长张壮在柳城县主持召开全市3月经济运行分析会,贯彻落实全区经济运行部署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经济工作任务。

商业化规模化 储能产业须建立长效机制

日前在京召开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当前,储能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未来要完成商业化初期规模化发展的过渡。

2020-09-01

关于做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

二、认真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复制推广广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是我区推进改革创新、定不移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2024-01-03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严格项目准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柳州印发实施方案 2030年前全市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碳达峰

2030年前,全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病”问题初步解,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