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学和机器智能的里程碑 AI操控无人机能力超越人类冠军 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在本届工博会上,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合计规模超13万平方米,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一系列代表智能制造的机器人亮相。 在今年工博会的机器人展区,协作机器人成为众多展商布局的新赛道。
指导意见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标予以明确,为技术、产品、场景、产业等多方面指明发展方向,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提振行业信心。
记者11月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日前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研究最初的重点是帮助特定人群,但总有一天,任何人都可使用这项技术来寻找他们放错地方的东西。研究论文在最近的2023年ACM/IEEE人机交互国际会议上发布。
随着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获得人体临床试验批准,很多人关心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国内何时能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在高小榕看来,中国脑机接口的设备发展很快,而且与国际水平齐头并进。
大模型增强机器人交互和推理能力,人形双足机器人、智能仿生机器人等新产品涌现,工业机器人精度、负载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获悉,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经济网佛山1月22日讯(记者秦佳鸣)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应用场景中的不断开拓应用,机器人如何进一步提高产能、节省工时成了目前机器人行业聚焦的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机器人巡检中,请注意!”“机器人巡检中,请注意!”……一声声提示音打破了焦炉地下室空无一人的寂静,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始对焦炉加热系统进行全方位“体检”。
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辛国斌表示,在生物仿生、新材料等多种技术融合驱动下,机器人新技术融合跃迁,加速向智能化演进。3D机器视觉、知识图谱等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决策能力。
2021年,全球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126台/万人,较2015年的66台/万人近乎翻番,“机器换人”趋势明显。 应用是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就得益于此。
5月12日,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据悉,本届峰会将于5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届时,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将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