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人才分类 | 耗时 26 ms

市领导走访慰问科技激发各创新活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1月30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市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走访慰问科技,向他们送去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并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数造新柳企——走进小巨企业广西易德科技活动成功举办

8月27日,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柳州市2024年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系列活动之“数造新柳企—走进小巨企业广西易德科技”活动,探访我市重点小巨企业数字化发展之道。

2024年“一起益企”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之“智赋柳企 英<em>才</em>培育”政策宣讲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一起益企”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之“智赋柳企 英培育”政策宣讲活动成功举办

《公司法》、《会计法》,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7月19日,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鱼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一起益企”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之“智赋柳企 英培育

柳州2024—2025年度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发布 推动链产业链有效衔接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 通讯员冼婷婷)4月26日,柳州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发布《柳州市2024—2025年度急需紧缺专业目录》。

一文看懂 | 高技能与职称

高技能:是指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主要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

引智事业兴 ——我市工作亮点综述

自2018年实施新政以来,我市集聚磁场效应逐年凸显,目前全市总量突破100万,高技能超过13.7万,博士868名。打造聚磁场事业因而兴,因事业而聚。

念好“引”字诀 增强集聚力 ——聚焦我市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一

这是我市创新引思路、柔性引进高层次产业的一个缩影。

我市认定四家飞地 实现更多“为我所用”

柳工深圳研究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产品创新中心上海中心、双英(重庆)联合创新飞地研发基地入选,助力我市实现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落地在柳州的协同创新模式。

我市新增3个高技能培养平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通讯员黄维)日前,自治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24年高技能项目名单,我市再添3个高技能培养平台。

念好“育”字诀 提升竞争力 ——聚焦我市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二

李平武是我市62.3万名技能之一,他的成长是我市坚持走自主培养之路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着力培育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工程师和工匠,提升竞争力,凝聚力量。

关于开展柳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认定的通知

(二)标准围绕我市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柔性引进领军、博士、高级职称专业技术、高技能,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高层次,并符合《柳州市标准

关于申报第三批柳州市“飞地”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充利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城市和地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围绕柳州市重点产业精准引进和转化与项目,根据《柳州市“飞地”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柳科规

第三期邮储银行柳州<em>分</em>行

第三期邮储银行柳州

本期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柳州市行为您介绍“U益创”科创金融服务品牌系列中的五款拳头产品。

市领导慰问高层次专家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2月4日,市政协主席陈鸿宁率队到柳州铁一中学城站校区慰问高层次专家,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向他们送上关心祝福。

柳州市引进高端(团队)项目资金支持实施细则(修订)

第四条  申报的高端(团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身体健康,且被柳州市认定为A、B、C

《关于开展柳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认定的通知》政策解读

本通知所指用单位为我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各企业(重点为中小企业)。二、柔性引进高层次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做好“用、留”文章 凝聚向心力 ——聚焦我市工作“引育用留”综述之三

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尽其”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链深度融合,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地图”,让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到乡村振兴一线施展

关于印发《柳东新区公寓租房补贴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柳州市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柳东新区公寓租房补贴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柳东规〔2024〕5号 东城集团,新区各部门、各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柳东新区公寓租房补贴管理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

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培育计划的通知

、高技能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高技能数量规模,提升素质水平,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培育计划。

发挥智力优势 主动服务产业发展

智能终端及机器是具备实现智能感知、交互以及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型智能产品,是“互联网+”和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对高校来说,肩负着发挥和智力优势,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