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产销量 | 耗时 20 ms

强基层 促业 谋幸福

融安县大坡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柳州市年中工作会议要求,不折不扣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力建设农业强乡,提升“大坡飞鸡”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业实现高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打造新兴支柱业贡献智慧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9月13日,市政协召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柳州新兴支柱业”专题协商会。市政协主席陈鸿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一季度柳州第二业增加值全区第一 当季全市生总值736.22亿元,经济运行平稳

其中,柳州第二业增加值291.29亿元,同比增长1.5%,位列全区第一。农业生稳中有增据统计,一季度柳州市第一业增加值24.18亿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4%。

机智的开拓 ——柳州机械业发展观察

柳州机械业机智灵活应对,不断加快出海步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7月31日,批柳工设备正式交付加纳政府,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可持续乡村道路网维护项目,增进当地人民的福祉。

今年我市林业业总值要向1000亿元目标冲刺 加快打造柳州木材加工业名片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日前召开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林业业高质发展情况的报告。

柳北区全面开展2024年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发展集中调研服务

7月1日至5日,区委副书记、区长石中华带队走访调研城区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业等重点行业,深入了解企业生经营情况,听取企业发展诉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汽车能源消耗标示管理的通知

:一、汽车生企业或进口汽车经商应保证其轻型汽车品在售时粘贴有轻型汽车能源消耗标识(以下简称能耗标识)。

【企业专栏】用“心”聚力 以“新”赢市场 ——聚焦汽车零部件生企业:柳州市车乐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作为工业重镇,柳州不乏汽车零部件生企业。近日,记者走进柳东新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企业时,却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样。

柳工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彰显我市机械业强劲韧性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品结构调整、成本端优化两方面发力,并持续推动混改及整体上市以来的12项变革,最终形成企业高质发展的强大内生驱动力。”

订单足

升级后的生车间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柳南区的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在柳州天海盟立电器有限公司生车间内,机械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地在流水线上预装长短各异的汽车线束。

2025-04-15

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

7号)要求,实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品出售者“反向开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4年4月29日起,自然人报废品出售者(以下简称出售者)向资源回收企业售报废

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国家消防救援局 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的公告

根据《强制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获证品被注、暂停或者撤认证证书的,认证机构应当确定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品类别和范围。

柳南区携手山东寿光集团打造螺蛳粉蔬菜基地 助力柳州螺蛳粉高质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雷媛媛)7日,柳南区举行2024年乡村振兴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项目资金8.7亿元。

“报废品”类编码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问:“报废品”类编码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一颗种子“长”成全业链——探讨我市如何打造千亿林业业系列报道之二

这条环环相扣的绿色发展业链是如何“炼”成的?培育良种:做大“绿色家底”助力业发展杉木作为林业业的重要“成员”,在我市“落地生根”。

新能源商用车亮相

(李慧纳 摄)9月17日,2024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 TRANSPORTATION 2024)开幕,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菱势汽车亮相,展现柳新能源商用车的魅力。

“柳字号”向海图强正扬帆 一季度我市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质生力快速形成

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业与传统业焕新部分完成值172.4亿元。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柳字号”向海图强正扬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业之一,是我市汽车业焕新升级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行长说”融资第6期太平洋财<em>产</em>保险<em>产</em>品介绍

“行长说”融资第6期太平洋财保险品介绍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太平洋财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中心支公司团客综合市场部经理李旻穗介绍了六款科技企业保险品。

柳东新区一季度规上工业总值同比增长19.6%

其中,得益于全市汽车增长,整车制造企业加速排,新区汽车业链相关配套企业实现同步增长,其中瑞浦赛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柳州旺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奥德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增长势头强劲

实体经济质效益稳步提高

工厂负责人成明介绍,卫星零部件通常尺寸较大、重较重,企业开发的装配系统,装配效率提升80%以上,满足年100颗至150颗小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新质生力加快发展,引领业转型升级。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