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两会代表针对海洋生态 | 耗时 39 ms

2024年东风柳汽合作伙伴大召开 按下新能源转型“加速键”

S72月23日,2024年东风柳汽合作伙伴大在柳州召开,正式按下新能源转型的“加速键”。

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年中工作

年全区年中工作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解放思想

“进博走进广西”实地考察团来柳考察 触摸发展脉搏 加强交流合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报道摄影)7月5日,“深化引进来 服务双循环——进博走进广西”活动实地考察团走进柳州,来自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等机构高管及相关实地感受柳州工业魅力,加强交流合作

内外豫商来桂寻合作谋发展

“希望广大豫商与广西加强沟通交流,聚焦项目接,争取更多合作项目落地根,共同推动豫桂地合作与发展。”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 鱼峰集团向图强 再次捧回国字号荣誉

此番获奖,既彰显我国在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鱼峰水泥而言,亦是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动体现。

柳州企业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先进制造业云上 “柳州制造”获内外客户认可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8月13日,广西贸促和建行广西分行联合主办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先进制造业云上举行,为境内外百余家来自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材料、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企业搭建跨境贸易与投资的桥梁

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柳州发展新质产力的力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指出,高水平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化的重要保障。

柳州制造 乘风破浪 ——“柳通天下 向图强”系列报道(一)

在印度尼西亚的街头,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服务第十届世界水论坛的各国,展示着柳州制造的风采;在巴拿马,东风柳汽的汽车品牌店已开设3家,中国汽车快速打开当地市场;“柳钢造”新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出口认证

中国企业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新)

第三篇 安全培训  出国前集中培训  将外派员工出国前培训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落实,通过外包、出国培训、专业机构培训等方式,公司外项目和机构负责人、境外安保工作负责人、专职安保人员和普通外派员工的不同岗位要求

关于举办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先进技术展的通知

21届中国—东盟博览先进技术展(以下简称先进技术展)定于2024年9月24—28日在广西南宁国际展中心举办。

2024-07-29

欧维姆“锻造”深密封防腐技术进军上风电领域 给缆索涂抹“加强版防晒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4月13日,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企业自主研发的深风电拉索已走下产线,即将发往装机现场,向图强,进军上风电领域。

我市整车厂首条产线装备整线出口项目交付 “柳州技术”扬帆出

工作人员核出口柬埔寨产线的报关清单。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报道摄影)您或许听说过汽车整车出口、汽车散件出口,但您听说过制造汽车的产线整线出口吗?

《广西日报》刊发全国人大,自治区党委委员,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的专访 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制造城

广西日报记者 罗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发展新质产力,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

城区搭“桥梁” 银企面面 企业在城中区“政银企”找到“金钥匙”

12日,在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之际,城中区河东管理大厦内,一场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家与金融机构面面交流的座谈——城中区2024年“政银企”开始了。

着眼产业发展 完善支撑体系 ——《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多措并举助力我市经济社发展

记者从发布上获悉,《规划》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制造城提供多重保障措施,并提出我市将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方面发力。

蓝天立在全区经济运行部署推进电视电话议上强调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议和全国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分析今年以来全区及各市经济运行情况,部署性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柳州市新增7家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单位

,并鼓励各资源池单位产业共性需求,开发“小快轻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增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效益。

“一二五”工程新质产力产业链大召开 项目签约65亿元 预计新增产值5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一二五”工程新质产力产业链大在柳召开。

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加快构建现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产力体制机制”。市委十三届十次全强调要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构建与新质产力相适应的园区体制机制,推进园区整合,推动园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