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万钢:新能源汽车下乡 | 耗时 43 ms

供应材超15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眼,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正酣。8月22日,记者从柳集团销售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其已为平陆运河项目供应超过15材,助力世纪工程筑起“筋铁骨”。

铁的意志——柳州铁产业发展观察

集团与广西集团、柳工集团、东风柳、上通用五菱等企业开展联合研发,通过科技创重塑产业链、产业发展牵引科技创

需健全售后服务体系

活动是对脱贫攻坚、村振兴的战略衔接,可以满足农村居民对绿色出行的美好向往,也对推动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09-23

“柳造”家电用销量翻番!“以旧换”政策有哪些机遇?

近日,柳集团不少职工就赶上了一波“以旧换”的政策福利,将家中年久失修的旧家电进行了“升级换代”。

企业赶订单 圈转不停

成品圈正装运上,确保按时交付给客户。机器运转不停,工人忙碌不止。

AI+铁 “加”出

本报通讯员 叶有兴 摄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广西“人工智+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到,推动机械、铁等传统行业重点打造“人工智+”智排产调度、产线柔性配置、人机协同作业

集团“4+X”高端产品集群加速形成

家电用产品装外运。(柳集团供图)“今年1至7月,柳集装箱板销量已超100吨,创历史高。”

两款E级高强度船用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扛住零40℃低温环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实习生文希蕾)6月14日,记者从柳集团获悉,扛住零40℃低温环境的柳两款E级高强度船用,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柳产船舶用销量稳步增长

在柳集团第一轧厂,天在调运板材。近日,在柳集团第一轧厂,随着炉门打开,一块块火红的坯通过轧机变成一块块板材。这些板材大部分将作为柳海洋及船舶用,用于船舶的制造。

关于印发《铁行业节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4—2025年,通过实施铁行业节降碳改造和用设备更形成节量约200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吨。

集团出口业务稳步向前 前7个月材出口量超去年全年

繁忙的柳防城港铁基地码头。 本报通讯员 邹华勇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8月6日,记者从柳集团获悉,今年1月至7月,柳材产品出口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总量,同比增长超过120%。

集团排名上升

记者从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获悉,广西有9家企业上榜,较上年增加2家,上榜企业数创历史高。其中,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单第238位,成为唯一登榜的柳州企业。

第10正式线

间生产忙。数字化中心云端调度生产场景。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报道摄影)近日,上通用五菱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第10正式线。

集团产线提档升级有重要进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阎翔报道摄影)16日,在柳集团所属的广西铁热轧总厂,随着一块火红的宽厚板顺利线,广西铁38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项目热负荷试机成功。

调结构 增效益 创优势 柳集团各单位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熊汉青)家电用市场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3.78%,集装箱板产量创历史高,防城港铁基地材成品发运总量同比增长81%……日前,柳集团各单位交出了一季度的答卷,

通用五菱第200线

在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工厂里,上通用五菱第200生产线(见上图)。“自2017年我们上市第一款,第一个百辆用了5年,第二个百辆仅用了2年。”上通用五菱总经理吕俊成说。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 柳、柳工再次上榜

据悉,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2023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6亿美元,同比降约3%;净利润达到7064亿美元,降约1.5%。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约为37.4亿美元,较去年提升约9%。

市场“宠” 潜力无限——柳集团单月订单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报道摄影)昨日,一卷卷包装好的陆续从柳集团冷轧厂线,工人驾驶行从堆垛上吊起装,准备发给客户。

链条更长 生态更优 步伐更快 上半年我市销售23.8辆 同比增长96.2%

据悉,五菱缤果售价41.9泰铢至44.9泰铢,折合人民币8.4元至9元,一经上市便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关于柳州的好消息不断。

中国首破年度1000

11月14日,2024年中国1000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由中国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企的整线,中国迎来年产1000辆的荣耀时刻。

返回顶部 关闭